第8部分(3 / 4)

小說:重生1991 作者:中國長城網

給忘了。”

“我想好了一個,興旺達,我看就叫興旺施工隊好了。”

“好好好!‘興旺’這名字吉利,就叫興旺好了。”老媽舉雙手贊成,老爸當然也不反對。兩人雖說都不是文盲,但也只是小學文化,自然想不出什麼更好的名字來。

於是,陳大勇興旺施工隊就這樣成立了。

第二天全家又是起了個大早,趙大勇是去下週村趕工,儘快將那戶人家的房子建好,老媽則去街上買紙,說是請人寫告示,到各村去張貼。在陳鋒的一再要求下,趙小蘭才帶上他一起去。

與陳家村相鄰的中鎮村就是玉洋鄉的政府所在地,有著一條百多米長的街道,各類雜貨店開著不少,在遠近幾個鄉當中,算是比較興旺繁榮的一條街市。重回到九一年,再次踏足這片童年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街道,陳鋒不由東看西瞅,瞧了個不亦樂乎。前世種種關於這條街道的記憶紛紛浮上了腦海,他記得再過七八年的時候,這條老街就要被拆除了,重新建設的商業街落成後,給當地政府帶來了滾滾的稅源,也讓當初那些在這條商業街有店面的住戶賺了滿盤缽,光一個店面的租金一年就能入賬至少一兩萬。自家要是在此之前,出錢盤下這裡的幾間店面,光每年收租金的話就是好幾萬了,這可比做任何生意都好,穩賺不賠。若是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將這條老街半數以上的店面都買下,到時還不是財源滾滾來。陳鋒的雙眼不由霎時金光閃閃……;

在一家雜貨店裁剪了幾十張紅紙,娘倆便回了村,請本村的“老秀才”一口氣寫了二十張的告示,內容大致就是“陳大勇興旺施工隊,承接房屋修建,由十幾年建築經驗的隊長陳大勇親自帶隊施工,價格實惠,質量保證”。末尾的聯絡方式,因為整個村子就村長兼村支書陳德仁家假公濟私的裝了一部電話,就只好寫成了“玉洋鄉陳家村陳大勇家”,陳鋒看得想笑卻又笑不出來。

這“老秀才”是個專門給人寫信寫對聯寫協議之類文書工作的六十幾歲小老頭,據說解放前是個地主家的少爺,解放後尤其文革時期他這個身份當然遭了難,至今孑然一身,家中無父母兄弟姐妹,膝下無兒女小輩。他寫的一手很是漂亮的毛筆字,半個鐘頭不到,就寫好了二十張啟示,價錢還算公道,每張三毛錢,一共六塊錢搞定。前世的陳鋒很是崇拜這位小老頭,因為他不僅毛筆字寫得好不說,國畫也畫得很不錯,陳鋒曾經親眼看到過他畫喜鵲,筆法行雲流水,畫得那個栩栩如生,讓他羨慕不已,至今難忘,除此外他還會吹拉彈唱,二胡笛子快板樣樣精通,而且還會說古,每到夏天的晚上就會有人專門請他去村頭的榕樹下開講,如《七俠五義》、《說岳全傳》的很是受歡迎,可以說這“老秀才”是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被埋沒的老知識分子。記憶中,再過兩三年這“老秀才”就要駕鶴西去了,著實讓陳鋒感到有些痛惜。

拿了告示後,趙小蘭便回家取了漿糊,又去鄰居家借了一輛破舊腳踏車,開始去各村張貼。她原本怕兒子辛苦不讓他繼續跟著,但在兒子的堅持下,只好繼續帶著陳鋒這個小尾巴。

趙小蘭騎車,陳鋒在車後座提著裝告示的塑膠袋,娘倆一起一個村接著一個村的張貼告示。m。

第5章 奔小康

二十張的告示是貼出去了,但隨之在家兩天都沒有人主動找上門來。等到下週村那邊的房子竣工,陳大勇也在家閒了下來。一家三口不由都呆在家裡愁。陳鋒儘管知道這時下當包工頭幾乎穩賺,但見兩天沒生意上門心裡也多少有些沒底了。

“他爸,要不我再弄些告示,到別的鄉去張貼,多貼點。”趙小蘭建議。

“也只好如此了,多弄點,我和你兩人分開去貼。”趙大勇有些愁眉苦臉的點點頭。

“大勇在家嗎?”夫妻剛想出門時,卻是有人找上門來了。居然是陳家村的村長兼村支書陳德仁,一個四十多歲的乾瘦老頭,已經連任好幾屆村裡一把手的職位了。

陳德仁在村裡的輩分蠻高的,陳大勇還得管他叫阿公,兩人一個村雖然熟識,但以前卻是沒什麼來往。

陳德仁是個很乾脆的人,也沒跟陳大勇客套,或者說他根本不屑跟陳大勇客套,直接開門見山的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原來他家的老二,今年初訂了婚,下半年就想張羅著結婚,所以呢,他們家準備起棟新房子。鄉里鄉親一個村的人,誰還不知道誰,趙大勇的手藝和為人他是很放心的,加上他又剛好看到了貼出的施工隊告示,於是便找上門來了。當然,主要還是考慮到造價的問題。都是熟人又是對方的父母官,再加上有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