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楊廷樞笑道:“舜水兄,您這可就是過分謙虛了,整個江南誰不知道您的大名?不說江南,即便是朝野上下,哪一個又不知道您的大名?禮部公推的文武第一全才啊,你沒有資格,那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有資格出仕的了……”
袁嘯沉聲道:“朱先生,袁某是真心想要請您出山的,不然的話,也不會這麼急著來找您,我剛剛到任浙江巡撫就去了蘇州,在太湖停留了近兩個月,回到杭州,兩個月的時間,公務只怕都已經堆積如山了,但是,還是先來尋您,就是怕再也找不到您了,還請朱先生能夠出來助我一臂之力……”
“袁大人,謝謝您的好意了,您的一番盛情,我不敢忘懷,可是,我卻是無意於仕途,如果有意的話,當年也就不會推掉朝廷的徵辟了,退隱山林,嘯傲林泉,才是我的理想所在。”
朱之瑜依舊沒有鬆口,還是婉拒。
楊廷樞皺皺眉頭,正要接著勸說,袁嘯使個眼色,只好閉上了嘴巴。
“朱先生,您是一介大儒,聖賢書是熟讀的,只是作為大儒,我看您的聖賢書是白讀了,可惜的很了……“
袁嘯嘆息道。
朱之瑜眉頭一揚,不悅道:“袁大人此言何意?雖然朱某不肖,但是這聖賢書讀的卻不少,如何就是白讀了?還要請教袁大人!”
袁嘯揚聲道:“很簡單,先賢曾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句話,字數不多,卻將讀書人的理想一語道盡,為什麼讀聖賢書?難道就是為了高官厚祿?顯然不是,真正的聖賢說的很清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您才華橫溢,不能說蓋世無雙,最起碼來說,也是文武全才了,可是您卻不將一身所學用在生民身上,蝸居在這個茅屋之中,知道的人,說你性情高蹈,不流於世俗,無異於富貴;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天子昏昧,致使明珠暗投呢,先生,我說的不錯吧,一身才學埋沒於林泉之中,您辜負了多少人?聖主,雙親,古聖先賢,還有億萬黎民!”
朱之瑜臉色一紅,抗聲道:“大人,您說的倒是好聽,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不錯,我對一身所學頗為自負,但是也要有施展的空間才行吧?袁崇煥沒有本事嗎?曹文昭沒有本事嗎?再說,當年的熊廷弼沒有本事嗎?但是又如何?天子沒有吞併天下的胸襟、氣量,只有胡亂猜疑,使得英雄束手束腳;群臣沒有和衷共濟的鬥志,有的是黨爭、是營私舞弊,是黨同伐異,這樣的朝局,我即便是在如何厲害,又能改變什麼?我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儒生而已,即便是入朝,也不過是一個三品的翰林,或是四品的京官,我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改變自己,退隱山林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激將(二)
“舜水先生,正是因為你說的這些,方才更應該站出來,如果人人都想舜水先生這樣在小茅屋裡一眯,躲進茅屋成一統,管他春夏與冬秋,那大明還有什麼前途?別的時候,大不了改朝換代而已,誰家做皇帝,只要對百姓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都可以;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您應該清楚,塞外蒙古諸部依舊虎視眈眈;關外,滿清的八旗更是如同餓狼一般,隨手都有可能越過山海關,肆虐中原,從皇上登基,到現在,不過十餘年,滿清的韃子入侵中原都幾回了?先不說損失多少糧草,金銀,單單是我們的漢人同胞,被韃子擄走了多少?難道你就不痛心?”
袁嘯目光炯炯,逼視著朱之瑜,一旁的朱慈烺冷汗都下來了,這兩個傢伙真的可以,真的把自己這個太子當成空氣了,如此指摘朝綱,甚至連父皇都給數落進去了,膽大包天啊!
朱之瑜惱道:“袁大人,我說了,我只不過是一介儒生,能力有限,我能做什麼?我不是首輔,也不是閣臣!滿人入關,我大不了拿起刀槍跟他們拼個你死我活而已,死則死爾,但是,大明如今死氣沉沉,我能改變什麼?你說我更應該站出來,我站出來能夠幹什麼?趨炎附勢,去捧東林黨人的臭腳?還是去捧閹黨、浙黨的臭腳?臭不可聞,我沒有那麼下賤!這年頭,文官愛財,武官也愛財,文官怕死,武官也怕死,我站出來能夠改變什麼?世風日下,當年的閹黨已經將這個朝綱給折騰壞了!”
袁嘯冷笑道:“能夠改變什麼?朱先生,我不知道您能改變什麼,我也不知道我能改變什麼,但是我知道,我站出來,你站出來,才有可能去改變,大家不站出來,那才是死路一條!退隱山林,不錯的法子,兩年以前,我追隨恩師四處漂泊,隱於荒野,我也喜歡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可是呢,滿洲韃子打進來了,數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