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清末的時候中國軍隊也引進過不少的“蘇式武器”,甚至黃埔學生在北伐的時候使用的就是蘇制莫辛納甘步槍。但由於政治層面的原因,“蘇式武器”在中國少獲得宣傳的機會。到了最高當局執政的時期,一切和紅色蘇聯有關的東西都被打上了“危險”的標籤,在南京政府對內的長期宣傳口徑中,“蘇聯”成為了一個落後而野蠻的國度,從那裡出產的東西自然也被扣上了“低劣”的帽子。
“用過的不敢說好,說不好的沒用過”,用這兩句話來形容如今中國軍界對待“蘇式武器”的態度那是最合適不過了。。。。。。
所以高藍田高團長是帶著對“蘇式武器”的“不屑”踏上2營陣地的,緊挨在2營陣地東面的便是第188師708團4營的陣地,營長叫呂三強,陝西人,總說他家祖上是秦朝時候的相國呂不韋。
得知高藍田到來,2營長周時春趕緊帶著營部的幾個軍官跑到戰壕的介面處來迎,還沒說上幾句話,遠處的陣地上突然響起了一陣歌聲: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高藍田讀過私塾,聽出了歌詞的內容是王粲的《七哀詩》,只是那調調,有一些說不出來的怪異,就像是扯著脖子嘶吼一般,到高音處更是激越無比、強烈急促,透著一股子蒼莽的勁頭,很有男人味。
西北軍裡面有不少陝西兵,所以高藍田知道這種唱法叫做秦腔!是門子民間藝術。只是,這唱的地方和時機,實在是有些不對!若是引來了日軍的炮火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