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銘只要不改變他的親日立場,就等於是自絕了前程。至於胡壽山,他還是缺了些火候!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加入到何敬之、黃佑臣、陳辭修他們三個人中間,那他就得加倍努力,才能有機會將這三人中的一人拉下來,然後取而代之!自己的學生,還是要給他們一點希望的。。。。。。”
不過是寥寥數語,最高當局已經將武漢政府的官員和將領們全都掌握在了股掌之間!在1938年的中國,最高當局還真找不到什麼對手!
“對了!你的好學生黃佑臣到現在可都還沒有成親呢,我們是不是再個忙,給黃佑臣物色個好的伴侶?”
“夫人”看起來就像是忽然發現了了一件好玩的事情一樣,可實際上她卻是有著良苦用心的!為黃浩然找一位“合適”的妻子,不但是一次對黃浩然的絕好感情投資,還可以順道讓何部長顯得更緊張一些!這樣一箭雙鵰的好事,自然是得到了最高當局的積極相應!不過再次之前,還需要解決一件事情。
“可蔣百里不是說過,黃浩然在老家有個未婚妻嗎?”
對最高當局提出的這個問題,“夫人”顯得不屑一顧!這也難怪,在迎娶“夫人”之前,最高當局還是有老婆的人呢!但為了政治前途,最高當局最後還不是選擇了休妻?
“夫人”不相信黃浩然沒有野心!由第一家庭安排的姻緣可不是單純的愛情,更是一種政治!
“不要緊的!我知道那女子是個滿清的格格,這樣出聲的人又怎麼能夠配的上你的學生?”
最高當局從“夫人”的語氣中聽到了堅決。再仔細想想,這的確也不是什麼壞事。給黃浩然添上一把火也好,即便燒不了何敬之,至少也能讓陳辭修變得更加積極一些,於是最高當局接受了“夫人”的建議。
“像這種牽紅線的事情,我就不過問了,你看著辦吧。。。。。。”
第二天上午,黃浩然被免去了“物資接收辦公室”主任的職務。。。。。。
第四十六章:筆和刀
9。46 筆和刀
武昌,汪兆銘府邸。
還不到中午,擔任行政院院長的汪兆銘便已經得知了黃浩然被“撤職”的訊息。將這個訊息帶到他府上的人是侍從室第二副主任周佛海。
由於“西安事變”的時候汪兆銘錯誤的判斷了形勢,過早的暴露出了他的野心和企圖。所以在最高當局安全脫身之後,汪兆銘的小系統立即遭到了最高當局的極力打壓!
雖然現在的汪兆銘依舊是武漢政府的元老,但政府內部的官員們都知道汪兆銘已經上了最高當局的黑名單,他的小團體大勢已去!汪兆銘自己也意識到他與最高當局之間的關係已經打了死結,所以為了保證自己和手下這些人的安全和前途,汪兆銘開始變本加厲的實施他的通敵賣國行為,從淞滬會戰開始,他就沒有中斷過派出心腹和日本人秘密接觸。
幹多了見不得光的事情,汪兆銘自然害怕被最高當局抓住把柄給處理了。為了及時掌握最高當局的動作,汪兆銘話大力氣拉攏住了周佛海,放在最高當局眼皮子地下做他的“探子”。
“兆銘兄!眼下可是個絕好的機會啊!如果我們能趁這個機會置黃浩然於死地,或者將黃浩然的兵權奪,那邊肯定會非常高興的!談判起來也會容易許多。。。。。。”
在黃浩然的問題上,周佛海的主張是“落井下石”!在他看來,沒有比打壓黃浩然更好的見面禮了!用黃浩然的人頭換“和平救國的成功”,實在是划算至極!
坐在周佛海對面的汪兆銘一直看著周佛海,始終沒有開口說話。在汪兆銘看來,要扳倒黃浩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抗戰這一年多以來,中國軍隊打的幾場大勝仗黃浩然不是參與其中就是全盤指揮!要想對這樣的“抗戰名將”一擊致命,明顯不太現實!還好周佛海的頭腦也還算清醒,將重點放在了奪去黃浩然的兵權上面!!
南京淪陷之後,武漢成了中國戰時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政府的黨軍、政機構,實際上全部都在武漢辦公,在汪兆銘的直接支援下,以周佛海、陶希聖、梅思平、羅君強等“低調俱樂部”的核心分子為中心,在漢口成立了一個名為“藝文研究會”的組織。
“藝文研究會”設總會於漢口,總會以外還設有長沙、廣州、重慶、西安四個分會,另在成都、昆明等重要城市派有通訊員。從名稱上看,“藝文研究會”似乎是一個研究文化藝術的學術團體,可實際上卻完全是一個政治性的團體。
“藝文研究會”設理事會,汪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