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旗語。
八九式中戰車裡面的京野少佐在發現中國軍隊開始用火力清除戰車附近的步兵,趕緊命令炮手開啟炮塔的頂蓋用旗語通知周圍的日本戰車保持好隊形,注意相互掩護。
通常在切斷了戰車和步兵的聯絡之後,懷抱著爆炸物的中國士兵就會成群結隊的出現!
到那個時候,戰車上裝載的機槍,便成了戰車的最大依靠!
滿天都是飛舞的彈片和槍彈,炮手當然不會蠢到將身子探出去,開啟炮塔上的頂蓋之後,炮手將訊號旗伸了出去,然後開始熟練的打旗語,他的速度很快,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便已經開始重複第三遍。當第三遍旗語訊號發完之後,周圍的日本戰車紛紛開始向指揮車靠攏,形成了一個圓圈將指揮車圍在了中間。
京野少佐看著從炮塔上面溜下來的炮手,心中五味雜陳!
與西方列強相比,日本陸軍在諸多領域表現出明顯的滯後。其中,戰車兵的差距尤其突出!
戰車是運動的鋼鐵,要想製造出先進的戰車,就得有大量的鋼鐵!
儘管當時的日本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是世界列強之一,但它的工業水平仍遠遠低於歐美諸強國。以1937年為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工業生產在全世界所佔比重分別是38%、10%、11%、5%、4%,日本居末位。
鋼是製造坦克最重要的原材料,鋼產量是衡量國家鋼鐵工業水平的最佳尺度。戰車工業的可用鋼量受制於國家的鋼產總量。戰前,日本的鋼產量就已無法滿足其軍需工業及機器制。造業的需求,不得不依賴進口。1931年至1934年間,日本輸入鋼製品共達22。75萬噸,便是明證。戰爭爆發後,隨著軍工規模不斷擴大,日本更是感到鋼產量嚴重不足,“只好靠收集全國的廢鐵,甚而剝奪居民的一部分金屬用具,拆除花園和私人領地上的鐵柵,用木柱代替電車路的金屬柱子”。
缺少鋼鐵,定了其戰車製造業決難有大的作為。日本遲至1926年才開始自己試造戰車。由於起步太晚,所以在總體效能上,日本戰車比蘇、美、英、德各國整整落後了一個時代,而僅能與義大利一較高下。
不僅日本的戰車工業只能生產出效能低劣且數量極少的戰車,日本戰車部隊使用的戰略也十分的落後!
日俄戰爭以後,日本陸軍的作戰水平逐漸出現了停滯的趨勢,由此導致的落後在30年代已日益明顯。這一方面是因為日本缺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無法深切體會新技術兵器對戰爭樣式提出的變革要求。就像在30年代初任陸軍參謀總長的金谷範三大將所說的那樣:“帝國因於歐洲大戰,未嘗實際參加,是故對此新式軍器之裝置,頗感有落伍之慚。”
另一方面,日軍由於20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同比他們弱小的敵人交戰,由於對手的軍事素養和技術水平都很低劣,日軍憑藉稍好的物質裝備和優良的單兵技術便足以取勝。從而是日本軍隊產生了驕傲情緒,自以為無敵天下,放慢了現代化的程序。
此外,作為海島國家的日本,更側重於發展它的海軍,為此耗費了鉅額資金,但日本有限的財力和薄弱的基礎技術力量不允許同時維持強大的陸軍和海軍。以1918至1931年為例,海軍的預算一直高於陸軍,個別年度甚至為陸軍的兩倍。此長彼消,陸軍建設不得不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20、30年代,日本陸軍的作戰指導思想出現了濃厚的唯意志論傾向,即過份誇大人的體力、精神力在戰爭中的作用,迷戀於用士兵的近身接戰和白刃格鬥戰勝對手,但同時卻漠視軍事技術的更新和戰備物資的保障,刻意貶低武器因素,試圖以精神力量彌補物質不足,以武士道精神代替科學指導。武士道精神造成了日軍對物質的輕視,甚至以“大和魂”萬能來否定事物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指導現在,日本軍隊的指導思想實際上仍停留在1914年以前的水平——那是一個主要依賴人力、武器在用兵上還不佔很重要地位的時代。
如果說日本對戰車兵種的時代潮流完全熟視無睹,那是不正確的,1918年“一戰”剛結束,日本就急急忙忙從歐洲購進了戰車。對西方的新事物,日本人向來樂於學習,1895年日中戰爭、1905年日俄戰爭的勝利正是得益於這種態度。但是,這一次卻只限於形式上的模仿,並未進行認真和結合實際的研究。日本軍部有這樣的觀點:“歐美和日本無論在地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存在著極大的差距,亞洲的戰場未必能夠適應戰車的大規模使用”。此外,既然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