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從而達到削弱日本實力的目的。
面對大使的指責,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覺得非常的冤枉,他們兩個人的確是按照蘇聯國內的指示來工作的,可是那位南京衛戍軍的司令官卻總是對他們敬而遠之,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這兩位蘇聯顧問在南京城裡面已經受夠了坐冷板凳的滋味,他們倆除了剛到南京的第一天見過黃浩然,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面黃浩然便再也沒有在他們面前露過面,城防司令部派來接待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的軍官也從汪煥之這個副軍長慢慢換成了一些低階別的校級參謀軍官,面對著根本不可能左右南京戰局的交談物件們,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連兜售他們那套積極作戰理論的熱情都熄滅了。
中國人只想要蘇聯的武器裝備,抗戰的事情壓根就沒打算按照蘇聯的計劃來走!也許在大使面前的中國政府高官們會表現的“非常誠懇”並且“迫切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到了真正的軍隊裡面,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武漢對蘇聯的不信任決定了中國軍隊指揮官對待蘇聯顧問的態度,他們不但沒有將蘇聯顧問當作他們作戰的智囊和夥伴,反而防備起了蘇聯顧問們的一舉一動,在這樣的猜疑和敵對氣氛下,蘇聯顧問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不知道該怎麼向大使先生解釋他們現在遇到的困境,南京衛戍軍對待他們的態度可謂是客氣到了極點,這種過分的客氣其實也就是疏遠,面對著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敷衍他們的南京衛戍軍軍官,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兩個人是一籌莫展!
不過透過這些日子和南京衛戍軍的接觸,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總算是搞清楚了中國軍隊裡面的一些特色,就拿南京的這些軍隊來說吧,居然隸屬於三四股不同的勢力,這樣的情況在蘇聯簡直是不可想象的,黃浩然居然指揮著這樣一支同床異夢的軍隊在和日本人作戰,而且還取得了不俗的戰績,這在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眼裡就等於是個奇蹟。
能指揮的動南京這些部隊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黃浩然,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要完成大使和國內給他們的任務,必須說服黃浩然接受他們的思路。
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知道這不容易,但是他們必須去試!大使已經明確表示希望南京的戰鬥能夠跨入1938年,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需要黃浩然的配合。
如果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到武漢,那等待他們將會是寒冷的西伯利亞,當時的蘇聯正處於“大清洗”時期,斯大林像個瘋子一樣繼續摧毀著蘇聯自己的軀體,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可不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被扣上一頂帶有顏色的帽子。
“王!我們必須馬上見到黃!否則的話我們將會向大使彙報南京的軍隊對我們抱有敵意,要知道現在是我們兩國展開合作的時期,任何破壞這種氣氛的舉動都是不合時宜的!”
巴拉科夫的“怒火”唬住了汪煥之派來“敷衍他們”的軍官,很快蘇聯顧問的抗議便傳到了黃浩然那裡,這都怪汪煥之對蘇聯人過分輕視,在巴拉科夫和博季諾夫的屢屢忍讓之下,汪煥之認為已經吃定了這兩個大鼻子,今天居然隨便找了一位在城防司令部裡面打雜的上尉軍官去應付這兩位蘇聯顧問,結果證明了軍銜就是軍人的膽量,讓一個上尉去面對兩個暴跳如雷的蘇聯顧問,實在是很不明智的決定。
“這個汪煥之怎麼辦的事情!現在哪有時間去招呼這些人?讓汪副軍長親自去一趟吧,實在不行的話就找唐司令,這樣的事情他最擅長。。。。。。”
黃浩然沒好氣的說了幾句,然後繼續全神貫注的和沈老二研究者接下來該怎麼打,鐘山丟了 ,太平門丟了,城東的部隊要是再不撤退可就有被日軍包餃子的危險。
江邊的第二軍團第10軍最先開始了退卻,66軍和83軍也在且戰且退,為了不讓這些後撤的部隊遭到日本人的追殺,沈老二的99師和57軍殘部帶著兩個憲兵團在城東展開了全面的游擊戰,這幾支部隊的作戰目的已經不再是堅守陣地或者消滅日軍,南京衛戍軍現在需要的是時間,能夠讓部隊安全撤出南京的時間!
“司令。。。。。。您看您是不是抽點時間。。。。。。”
黃浩然剛想發作,旁邊的沈老二先火了!本來沈元龍就不喜歡談這些撤退的事情,他很贊同黃浩然說的話,撤退說的好聽點就是轉進,說的難聽點就是吃了敗仗!沈元龍的99師可沒有在南京吃敗仗,要不是該死的87師放小日本上了鐘山,南京,還有的打!現在居然有人在這樣的時候來惹沈元龍,不得不說這小子今天不太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