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河作戰以來,張自忠的第59軍已連續作戰3個多月,全軍5個步兵旅如今只剩下不到2個旅,急需撤出戰場進行整補。因此,讓張自忠傷亡慘重的59軍承擔殿後重任,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
如果這樣的差事落在湯恩伯這樣的人頭上,那還不得將官司打到最高當局面前去?而張自忠卻毫不遲疑地接受了任務。
李長官忍不住感嘆道:“張藎忱真是對得住他名字中的那個‘忠’字!”
出於對張自忠的欽佩,黃浩然主動要求帶著第29師和集總警衛團陪張自忠一起斷後。結果李長官和徐祖貽知道之後立即表示堅決反對!
“佑臣!你現在身兼1、5兩個戰區的副司令長官!怎可輕身犯險?”
說這話的人是徐祖貽,這讓黃浩然覺得有些意外,要知道自從黃浩然到了徐州,徐祖貽就一直和黃浩然不對盤。能夠在大事上公私分明,應該是便是李長官欣賞徐祖貽的原因所在吧?
李長官雖沒有說話,卻在旁邊輕輕的點頭,顯然他也同意徐祖貽的看法。
“德公!燕謀兄!我這樣做絕不是一時意氣之舉,而是為了5戰區這幾十萬大軍!就像我在鄭州作戰會議上說的那樣,我軍的最大劣勢在與配合和協調,攻擊時尚有人怯戰不前,現在是要跳出日軍的重圍,跳出來幾個貪生怕死的將領實在不足為奇!我實在不想張藎忱被這些人拖累!抗戰,是離不開張藎忱這樣的將軍的。。。。。。”
黃浩然的這一番話讓李長官和徐祖貽陷入了默然之中,雖然他們也知道中國軍隊的將領們有著這樣的陋習,但是如果想要李長官和徐祖貽像黃浩然這樣直白的說出來,他們確不會願意!
實際上李長官和徐祖貽在安排5戰區部隊的撤退序列中就沒有將“桂系”的部隊放在最後面殿後,他們也是擔心會發生黃浩然所說的這種糟糕情況!
這就叫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在政界打滾的久了,人難免就變得瞻前顧後,小心謹慎了起來!
李長官看著站在他對面的黃浩然,在心中自嘲道:
“老了!老了!比不上這些初生牛犢了。。。。。。”
沉默的氣氛持續了半分多鐘,才有徐祖貽打破了僵局:
“德公!佑臣既然已經說了掏心窩子的話,咱們要是在加以阻攔,未免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正如佑臣所說,撤退中最好還是不要有變數才好!有他這個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常勝將軍壓陣,撤退的各部也能鎮定一些。。。。。。”
見徐祖貽給自己地好了臺階,李長官也就沒有再堅持,同意了黃浩然的要求:
“佑臣啊,讓你請到徐州來,實在是我李德鄰在5戰區司令長官任上做的最對的一件事情了。。。。。。就讓我再幫你一把吧!既然你要陪著張藎忱走這趟刀山,我就向軍委會請求先不要撤去你5戰區副司令長官的職務,這樣你在節制那些將領的時候也能名正言順一些。。。。。。”
李長官送給黃浩然的這件“禮物”十分的實惠,本來按照軍委會的慣例,既然任命黃浩然為敵1戰區副司令長官,那黃浩然就應該抓緊時間向第5戰區的下一任副司令長官交接軍務。
實際上在鄭州會議後,最高當局讓黃浩然會徐州就是做這件事情的。
畢竟黃浩然一個人的身上掛著兩個戰區的副司令長官,實在是有些不合適。
但是這樣一來,失去了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頭銜的黃浩然勢必要花更大的精力去節制那些撤退途中的中國軍隊,沒有了官職和權力,下面的軍師長給不給黃浩然面子就成了看心情的事情!
現在李長官表示他願意為黃浩然向軍委會要求延期撤銷黃浩然的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之職,也就是在給黃浩然大開方便之門,為黃浩然節制殿後部隊的將領們提供便利,這樣的一場“及時雨”,遠比那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要緊的多。
“多謝德公!多謝燕謀兄!我們武漢再見!”
黃浩然衝著李長官和徐祖貽一抱拳,慷慨之氣溢於言表,李長官和徐祖貽也是一抱拳,回了禮。
5月27日,戰區主力部隊陸續脫離戰場。28日,黃浩然和張自忠才命令各支掩護部隊放棄陣地,開始撤退。
一開始張自忠執意讓21、27師和黃浩然的99師先行,打算由他自己率領59軍殿後,無奈黃浩然堅決不肯!最後張自忠只得同意和黃浩然同行。
殿後部隊向西撤退了一段距離之後,撤到了銅山境內,曹福林的第29師先頭部隊發現日軍追擊部隊一部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