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2 / 4)

了宋缺一眼,笑道:“閥主好見識,不過道家有言,識神死,元神生,識神便是陰神,也就是後天之我,元神便是指陽神,是先天之我,它通常是不管事的,而某些修為驚天的武者卻能透過陰神溝通、甚至融合陽神,同時修煉它,讓陽神管事,這便是道家所說的金丹,魔門所言魔種,亦或是閥主所言之無意,只是稱呼不同而已。但陽神行事便如天道般飄渺難測,雖人有陽神,但非大智慧,大神通者難以駕馭。”

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實則封建社會本就是君權神授,這些事情雖然在他人眼中虛無縹緲,但也不會像現代一般覺得封建迷信。

“識神死,元神生”並非指真個死亡,而是指摒棄心中雜念與不純的念頭,才有空隙讓元神出世,這便是人的靈感為什麼總出現在不經意間。

所以宋缺的無意,也並非毫無章法地亂打,有意無意其本質便是陽神陰神的分工協作,可以這樣理解,陽神是陰神通往天地的橋樑,而陰神則掌管陽神通往人體的門戶。

因此陽神陰神分工協作便可稱之為於天人合一。

……

古代《詩經》稱“嵩高維嶽,峻極於天”。嵩山是歷代帝王將相祭嶽封禪的主要活動場所。

整個天下間。亦只有此處才夠資格讓二人作為一爭天下的決戰場地!

嵩山,峻極峰。

地到無邊天作界。山登絕頂我為峰!

李世民一身黑衫,腰挎長劍,揹負雙手,瞭望腳下壯闊無邊的雲海,旭日東昇,金雲騰祥,放眼望去,只見萬里雲濤如浪。便好似有蛟龍藏匿其中,興雲佈雨!又好似有仙即臨,霞光嫋嫋,勝景全然不似人間!

就在這一時刻,李世民身旁極為突兀地多出一個人來,就好似憑空長出來的一般!

一襲白袍,便好似取雲氣之精而成。肆意而瀟灑。

烏黑如墨的頭髮隨意地散落肩頭,不加以任何贅飾,卻勝過任何刻意的裝飾,漆黑而幽深的眸子似能將整個雲海裝入其中,比這無邊無際的雲海更為廣闊無垠!

“行到山窮處,坐觀雲起時”寫意中。又包含著胸納天地的豪情!

“極少見到李兄佩劍,未想到今日竟以劍來與在下竟逐天下!”羅凡淡然的聲音率先開口道。

羅凡這話看起來平平常常,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卻是藉此引出他心中爭奪天下的不純粹的念,讓其心有旁騖。高手之間過招,本就是毫釐之爭。若武念不純,其結果可想而知!

只見李世民將長劍從鞘中拔出,乍看時平平無奇,但見劍上刻上一行像十多條小蟲爬行的古怪文字,卻又是古怪至極,只聽李世民神色淡然地道:“我本以為這柄劍我一輩子都不會再次動用,直到遇見了羅兄你,咦~羅兄似乎認識此劍?”

羅凡面色平靜地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劍上所刻,是否為秘族文字?懷古劍,對麼?”

李世民哈哈笑道:“看來羅兄心中早已有底,是否因為《邊荒傳說》已經落到羅凡兄手中呢?倒是無需向某多費一番心思!羅兄是否想聽聽在下的事情?”

《邊荒傳說》本就被記載而流傳於世,最終落於南北朝時宋帝劉裕之手,雖無人知曉是否流傳至此時,但對方有如此懷疑也並不奇怪。

而此人竟正是傳聞中已經走火入魔或已經飛昇而去的一代“邪帝”;數百年來魔門第一人向雨田!

羅凡點頭道:“這不失為我今日來的一個目的,只是讓在下不解的是向兄當初不是毫無告知在下的興趣麼?”

向雨田微笑道:“若只是螻蟻之輩,如何能引起向某多費唇舌的興趣?”

接著又聽向雨田道:“雖然不知羅兄破碎金剛這四個字從何聽來,但破碎虛空的秘密想必羅兄也知道不少。”

羅凡點頭道:“確實如此。”

向雨田道:“既然羅兄已經知曉邊荒集發生的事情,那向某便從那之後說起。自邊荒集之後,我雖未達到燕兄那樣想走便走的境界,卻也有把握破空離去,也因此,向某反倒不著急起來,開始遊歷天下,不斷探尋這世間的秘辛。而當這世界的面紗亦一層一層逐漸被我揭開,亦讓我一次一次地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趣味與快樂,只是日復一日的探索,持續百餘年後,慢慢讓我感到失去了以往的樂趣,我當時也以為該是我破空而去的時候了,但卻因為一次意外的遭遇,讓我繼續留了下來。”

羅凡略一沉吟,問道:“莫非是戰神殿?”

向雨田點頭,雙眼四射著湛湛的神光道:“確實是戰神殿,當年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