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從中找出出去的方法。
這一卷竹簡上記載的劍術同樣是獨孤劍聖所作,只不過其中多了不少太武的註解。雖然太武所修以道術為主,但劍術同樣有著頗高的造詣,很多註解寫得深入淺出,令羅凡也受益匪淺。
從竹簡中的記載看來,仙道劍術與傳統武學並非不能同修,譬如御劍術便偏向於仙道劍術的範疇,但羅凡也能學。
但兩者一注重自身,一注重天地,側重點不同,其中的理也就不同,這就好像一個人要同時研究人體學與自然科學,所花費的時間自然是成倍地增長。
所以兩者同修,非天賦極佳者不可有所成。
因為蜀山原本就是許多修仙門派組合而成,因此其修煉方法包羅永珍,並且也不大限制門人的修煉方式,這導致許多蜀山弟子的修煉方法都不一樣,也正因如此,蜀山派更致力於搜尋各式各樣的武功道法。許多失傳已久的功法典籍,蜀山中皆有極詳細的記載。這對羅凡的幫助是極大的。
道家將人體比喻成一個小宇宙,並非沒有原因。人體中蘊含有陰陽、五行、八卦,甚至代表周天星辰的穴位。
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武學體系,正是藉助天地這個大宇宙,來完善自身這個小宇宙,奪天地之造化。
道,代表的是整個宇宙的最終至理與規則,武學與人體皆是脫胎於宇宙之中,自然不可能脫離這最終規則,這就與人生的後代不可能脫離人的範疇。生出豬狗是一個道理。
而強化自身,也要有一個方法與憑依,不可能憑空說強化就強化,如果像玩遊戲強化裝備一樣,一二三四五六七直接強化上去,最後本體強得能夠撐破空間,跳出宇宙,那肯定是扯淡。
而這個憑依,羅凡藉助獨孤劍聖關於傳統劍術武學的記載。與自身所學作出推測或許,武道之路,修至最後便是以自身模擬宇宙變化,天地陰陽。五行輪轉,星移世易。
以宇宙構造來構築人體,這或許比神體更為瘋狂且完美!
而以羅凡自身來說。現在已經歷了演陰陽之變,而之後。羅凡記得長生訣中正有借天地五行來運轉自身五行的方法。
長生訣乃是廣成子成道之時留下的,羅凡不禁有些懷疑。這其中是否有什麼聯絡。
陰陽之道,乃是一個固本的過程,培育自身元氣,從宇宙的角度來看,就是天地本源,以此而入道。
而下一步,以天地五行煉自身五臟,由內而外,強化自身。
只有經過這個過程,才能踏上人類最崇高的境界,在遠古時稱之為“聖”的境界。
武道成聖。
而在成聖之前,入道之後,還有一段極長的過程,這個過程,羅凡覺得可以將其稱之為合道,將自身一一與宇宙相合的過程。
當然,這只是羅凡最初步的推想,具體的細節該當如何操作,還有待考量。
但明白了這些之後,再以此為憑依,從中推導劍中至理,由下往上,自然容易了許多。
而距離羅凡數十里外的戰場之上,如水的月光之下,小龍女姿容如仙,曼妙起舞,一舉一動之間完全不似羅凡等人戰鬥時氣勢驚天,聲震寰宇,但一舉一動卻是渾然天成,彷彿包含著天地間的至理而動,卻又絲毫沒有刻意的動作,應物自然。
反觀另一邊,雖然攻擊凌厲無比,妖氣橫空,兇焰滔天,卻完全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就像放煙花一般,徒具聲勢,只要一攻向小龍女,不是被輕易化解,便是被引導向他處,能夠傷到小龍女的,幾乎沒有。
小龍女所走的道路,與羅凡又有不同。
如果真要形容的話,就如同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乃古聖哲莊周的一則寓言,講善於剔牛的庖丁,以無厚之刃入於有間的骨隙肉縫之中,故能迎刃而解。
天有天理,物有物性。理法非是不存在,只是當你能把理法駕馭時,就像解牛的庖丁,牛非是不在,只是他已晉入目無全牛的境界。
無求易訣,講的乃是天地自然之道,加以利用,便正是這樣一番道理。
而那男子與嵐翼交手,雖沒受什麼傷,但畢竟嵐翼本身的實力極為強橫,因此雙方的消耗都不小,現在再與小龍女交手,根本難以取勝,再打下去,變數橫生,誰也無法預料其結果。
就在這時,只見一輪冰寒的彎月劃破長空,直襲看守李憶如的那妖物而至!
黑色斗篷捲起李憶如如鬼魅般向後縱起,只見鋒利的月輪在地面劃出一道極深的溝壑!
“帶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