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秦杉去年的業績是他歷史上最差的一年,凍結了大部分申貸,只批准了一項優質長貸。儘管如此,秦杉並不著急,從去年到現在,保證貸項質量最重要,不然會出很多壞帳,以後給收貸部麻煩就大了。這一點秦杉想的很清楚,他在意業績,更在意職責。所以從去年開始,他不僅把自己負責的貸款減到最低,還兩次提請總行減貸。經濟衰退,銀行業績自然下降,這很正常。秦杉沒想到的是在自己業績最差的一年,被調到總行。
在行長辦公室,周行長問秦杉:“你知道去年你在全行信貸部業績排第幾位?”
秦杉老實地說:“不知道,但一定不高。”
周行長笑了:“還真有自知之明,去年是申貸最高的一年,你分管的支行業績排名倒數第二,倒數第一的是總行。“
秦杉不好意思地說:“那我還不算最差的。”
周行長說:“差也要看原因。每個分行都有自己的業績與職責。有時候兩者是不能兼顧的。你的報告只敘述了經濟環境,減貸及加強收貸,我想知道你對業績的考慮。”
談到自己上交的報告,秦杉鎮靜地解釋:“我們做的是商貸,不是風險投資,所以經濟環境和按期收貸一直在我們的審批程式上佔重要位置,這是對每個商貸部都有的要求。業績重要,但與職責衝突時,我首選職責。總行就象是一家之長,家大了才需要有人分管,不盡職,就是分管人員的失職。”
周行長對秦杉的回答很滿意,“危機是表現能力的最好機會。能在過熱的經濟環境裡保持清醒,為收貸部著想,為將來策劃,而且不拘泥於自己的業績和職位,這是調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