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接《深藍海洋》這部戲。
演禁片,容易入戲。
作者有話要說:
☆、17
接著幾個星期,喬震實踐起朱柏豪的寶貴經驗,用腦子拍戲,揣摩著演。
效果當然比原來有進步,但要達到行雲流水的境界,還差個十萬八千里。
有一齣戲,是男主角被女主角拖去看畫展,別看女主角鳳凰變草雞,但生活品味依然貴族得很。
編劇原來在畫廊設定的特寫道具,是一幅油畫,畫著一隻綠色的狗,價值不菲。
普通人真看不出一隻狗的玄機,哪怕它是綠色的!
但女主角不一樣,耳濡目染,從小就研究世上什麼玩意兒值錢。一幅綠狗圖,正好體現男女主角的品味差距。
喬震看劇本這一段的時候,總覺得看個畫展,只有一層意思,未免浪費戲碼。
他在片場找著機會,跟編劇聊。
這部戲的編劇是一對姐妹,成名多年,姐姐叫饒碧雲,妹妹叫饒碧華,年齡都已過三十。
饒氏姐妹樂於和演員溝通,但說實話,演員們大多是藝校出身,文化分數都不高,所以她們也沒指望喬震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來。
這談話氣氛正微妙,喬震提出在畫展加一幅油畫,是一個無名畫家的心血之作,叫《特修斯之船》。
妹妹饒碧華還沒悟出意思,只是覺得演員臨時提出加道具,未免麻煩,左右不過一幅油畫,能有什麼深意?
姐姐饒碧雲卻沉默了一會,先品出滋味來。
特修斯之船是個古老的思想實驗,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
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以及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這艘船所有的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
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或者,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
那麼,一個物或一個人的身份,是否侷限於一些外在的東西。
《雲端之戀》的劇本編到後面,女主角恢復記憶,富家女歸來,同時,男主角一番拼博,也不再是原來的底層草根——這些財富與社會地位的變化,是否改變了一個人?
而,你愛的那個人,到底有沒有變過呢?
饒碧雲想明白,頓時覺得喬震說的這幅畫,可以成為一個特別好的伏筆。
她上網搜出這幅畫,畫上浩淼汪洋,風起浪湧,一艘大船的後半部分船體,碎片如流星,但船上的所有水手,仍然不遺餘力地修補、航行!每個水手的表情動作都冷靜而堅持,海與船的搏鬥,亦描繪出一種磅礴氣勢!
單從畫面看,已經有一種既悲壯又積極的意味。
饒碧雲對喬震,頓時刮目相看。
一個肯費心思琢磨劇本的演員,本身即是對編劇最大的尊重,更何況像喬震這樣,還挖出深意來?
饒碧雲靈光乍現,甚至決定在劇情結尾,為男女主角增加一個愛情信物:一艘用玻璃瓶安放的精巧帆船,船體是五顏六色的拼圖顏色,表現出這艘船的修修補補。
理所當然,這艘船是男主角花了好幾個月的夜晚,精心製作的特修斯之船,是一個約定,一個會心。
不論你愛的人如何變化,富貴或貧窮、聰明或愚魯、懂事或任性,都不會改變最初的愛意。
喬震沒預料到,會有這樣意外的加戲。
他更沒想到,戲播出後,這個愛情信物會給男主角的帶來光環。
一個成熟的男人,應該有持久地愛一個人的能力,不必嘗試了又猶疑,猶疑了又更換,更換了又回首,非得兜兜轉轉,才能滿足。
絕對是點睛之筆!
這部戲接著往下拍,編劇對喬震也就多了些關照,常常和他溝通劇本的意思,這可不是什麼例行的公事,算起來,已經是私人交情。
喬震受益匪淺,專業的演員,不懂戲,那肯定是不行的。
擱古代,牡丹亭、西廂記,一句句戲詞,文縐縐,意綿綿。唱戲的角們,把那些戲摺子當飯碗,何止背得爛熟?
喬震有編劇指點,戲更加順利些,NG的次數少了點,但水平仍然有限。
這天,又碰上坎兒。
喬震和佟成宇演對手戲,男二號原來是女主角的未婚夫,世家子,氣場逼人,喬震天然被壓過,但一涉及女主角,又堅決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