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你做什麼去?”
“我去……彈琴。”陸沉說道。
“你又要彈啦。”
“嗯。”
於是賀平安也爬起床跟上。
正值初春,落了梅花,開了桃花。陸沉的腿腳漸漸好起來,他撿了一根樹枝作為柺杖,朝山下走。
賀平安蹦蹦跳跳的跟著他,不停地問,“去哪兒啊去哪兒啊。”卻得不到回覆。
只見前邊人墨衣墨髮墨琴,春風起,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再一把頑固不化的古琴穿梭衣袖間、兩成趣。六朝舊事隨流水,王謝風流亦如昔。
平安忽然想起了父親小時候給自己講的那些故事。
別人家都喜歡給孩子講“匡衡鑿壁偷光”、“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之類的……
也許是自己仕途不順,賀箏偏偏喜歡給賀平安講“竹林七賢”、“範滂入獄”、“陶淵明解衣歸田”……記得有個故事是講劉伶的,他喜歡乘鹿車,且歌且行。他讓僕人拿著一把鋤頭跟著,他說,“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了吧。”
賀平安一邊這麼胡思亂想著,一邊跟著陸沉。
陸沉來到了河邊,在幾棵柳樹間轉悠。有一棵彎彎的斜插在河岸邊,柳枝垂落在河面上,柳絮也散落了一河面,隨春水而去。
陸沉挑了幾條較長的柳條一一折下。
“你折這麼多柳條做什麼?”賀平安問道。
陸沉一如既往的不理他,找了一個還算乾淨的大石頭,坐下,把柳葉一一剝掉。然後伸出手來對賀平安說,“借我把銼刀。”
“噢。”賀平安掏了掏袖子,把小銼刀遞給他。
陸沉用銼刀把剝過的柳條打磨光滑,再把每一根柳條撕成四條更細的。
然後,把古琴放在腿上,琴絃一一取下,換做柳條。
柳條很鬆,陸沉的手指在這綠色的琴絃上輕輕撥了一下。
無聲無息。
陸沉彎起嘴來笑了。
平安就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然後就看見陸沉笑了。
就像是默不作聲的曇花一現。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陸沉笑,額……其實不是。但彷彿就像第一次看見他笑似的、那樣打心底的笑。
然後,陸沉就開始彈琴了。揚起手,寬大的墨袖飛起。
平安立起耳朵,認認真真的聽著。
他聽見了小溪的泊泊聲、聽見了風入林的沙沙聲、聽見了林中鳥的長鳴聲……
這些都很好聽,可是他卻聽不見陸沉的琴聲。陸沉彈得那麼認真,煞有介事。
卻毫無聲息。
於是平安歪著腦袋想,這人真怪,寫字用清水,彈琴彈啞琴。
陸沉卻是彈得極開心。小得時候他娘就對他說過,古箏的聲音很悠揚,輕輕一撥就是一段好聽的調子,很能打動人。
而古琴,聲音又小又沉,彈起來甚至顯得笨拙,於是只能打動自己。
古箏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是彈給自己聽的。
至於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那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陸沉喜歡彈古琴,沒有聲音也沒關係,他是彈給他自己聽的。
說起來,這把琴是他親眼看著他娘做出來的。
那時陸沉才四五歲,每天他娘都會抽出一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