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哥哥為人倔強執拗,容易招人嫌,到了京城,你要好好護著他。”
“好!”小平安高興的拍拍小胸脯。
“去吧,把你哥叫來。”
賀溫玉去了。
賀箏對他說,“你弟弟沒一點心眼兒,容易被人騙,到了京城,你要好好護著他。”
“好。”賀溫玉回答。
望著兩個兒子,一大一小,馬上就要上路了。當父母的,卻總是放心不下。
東南
陸沉坐在書案前,依然披著那件已經發舊的黑披風,漆黑的頭髮隨意披散,面色依舊蒼白。一手支案,一手持書箋。
皺起眉毛。
也不知出了什麼變故,李闔並沒有向漠北出兵。
所以漠北也沒了必要進攻昭國。也所以,陸沉夾擊昭國的計劃泡湯。
“他讓我去趟京城。”陸沉對自己的謀士說道。
“去了京城,豈不是自投羅網?”林仲甫反問他。
“那也只得去。”思慮片刻,陸沉做出決定。
第二天,陸沉叫了巴扎過來。
“我要去趟京城,東南的事情由你掌管。”
巴扎打量著陸沉,身後擺放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布包。
“你自己去?”
“嗯。”
陸沉不再看他,開始收拾自己桌上的紙筆。
巴扎站在他身後,少頃,問道,“你也不防我?”
“我防與防何必讓你知道?”陸沉眼也沒抬。
巴扎嘿嘿一笑。他想行刺陸沉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可是這人似乎從沒當過一回事兒。起初巴扎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侮辱,極為憤怒。
可是朝夕相處幾年下來,巴扎的想法變了。至於怎麼變了,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總之,這人雖不是個善茬,但總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陸沉,你整天寫來寫去的那是什麼?”巴扎問道。
“是詩。”
巴扎一愣,他還以為陸沉一定不會告訴他,但是這人卻老老實實地回答了。
“你會寫詩啊,你這樣的人,還會寫詩呢?”巴扎笑道。
陸沉沒理他,還在收拾自己寫過的那些重重疊疊的宣紙。
“誰教你寫的詩?”巴扎繼續問道。
陸沉的身形稍有停頓。
很久很久以前的記憶如煙般在眼前散過。
“小時候,我娘教的。”陸沉淡淡的回答。
走前,陸沉最後提醒了巴扎一句“有事多倚仗林先生。”
就這樣,陸沉從東南上路了。
賀平安也從金陵上路了。
素不相識地,趕去那繁華的東京夢華。
作者有話要說:
☆、第十一章
上文說到,陸沉由於一封信就去了京城。
而這封信是誰寫的呢?是謝東樓寫的。
謝東樓何許人物?前文稍稍提過,估計大家也忘了。這裡再提一下,就是那個建議皇帝派譚為松平定東南的樞密副使。
可以說,就是謝東樓間接使陸沉與譚為松結成聯盟的。
於是諸位以為謝東樓就是和陸沉一夥的?那倒不一定。
比如說勸說皇帝不要出兵漠北,使陸沉計劃泡湯的,還是他謝東樓。
於是,如陸沉這樣閱人無數的,也覺得謝東樓心機不可測。
此刻在故事上演之前,先讓本人先費費口舌,向諸位介紹一下這大好的京城吧。
夢華東京,已經太平盛世了一百多年,人口密集、教坊林立。交通四通八達,各國的商人聚集於此,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
整個京城的建築風格也堪稱為精美的藝術。一座座雕欄畫棟、金碧輝煌。曲曲折折的小巷、月牙兒形的小橋。路邊種植著百年的參天大樹,遮天蔽日。而一條清清的汴河上,楊柳依依。三月柳絮飛,隨著春風徘徊在河面上,便皺了一池春水。
倘若在節日裡,男女老少紛紛上了街頭。青樓畫閣、茶坊酒肆便是人滿為患。花瓣紛飛,鋪滿地面,簫鼓樂器震盪長空。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
不禁想起一首唐詩來: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我們的京城,差不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