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還有些微沒擦淨的血痂,起碼有兩厘米長的傷口。他用手輕輕碰觸了一下,張堪縮了一下脖子,老爺子問:“還疼?”

張堪連忙搖頭:“不怎麼痛了,已經好了。”

老爺子抬起柺杖,在他腿上抽打了一下,不輕不重的:“叫你死小子跟人去打架,腦袋都開瓢了,還要不要活了?難怪前一陣子我老是眼皮跳,打電話又說沒事,騙我是吧!騙我是吧!”說著又抽了兩下。

張堪跳起來躲閃:“爺爺,別打,別打,我以後會小心的,再也不會魯莽了。”

老爺子哼了一聲,仰頭看天,不理他。張堪賠禮告饒,央求爺爺上車,老爺子就是不理。路上上下山的行人看著這對爺孫,老的高傲地吹鬍子瞪眼睛,年輕的帥哥伏低做小不住告饒,不由都抿著嘴偷樂。爺孫兩個鬧了一會,直到張堪嚷嚷肚子餓了,張爺爺才哼了一聲上車,到底還是捨不得孫子餓著。

張堪回到家,隨便找了點吃的填了下肚子,然後便去隔壁找陳阿姨打聽會不會做菌子油。

陳阿姨和朱奶奶都是他家的老鄰居,跟他家一樣,都是三層樓的小私房,每家還都有一個小院子,濱江而住,簡直可以媲美別墅了。相對於鴿子籠一樣的公寓,鄰里之間住上十年都不打一聲招呼的冷漠,住這種老房子的老鄰居就太有人情味了,大家就跟自家親人似的,互相幫助互相照顧,正好印證了那句遠親不如近鄰的老話。

張堪小時候就是在各家各戶的院子裡竄來竄去的,那時候大家都還沒有修院牆,整個連成一片,每家房前都種著修剪得整整齊齊的

半人高的女貞樹當籬笆,家家都有一個葡萄架,連成一片,就成了最好的樹蔭。夜裡大傢伙就坐在葡萄架下,吹著從江面飄來的帶著水汽的風納涼,孩子們嘻嘻鬧鬧做遊戲、聚在一起看電視,女人們聚在一起拉家常,男人在一起說天文地理歷史政治,老人們在一起說《三國演義》、《五女興唐傳》、《七俠五義》等各色歷史演義故事……那時候人與人之間十分和諧,物質很匱乏,但是精神面貌比現在飽滿得多。

張堪還在七夕熬夜到深夜,就是想聽聽牛郎和織女的竊竊私語,到底還是沒能熬住,在人家的情話還沒開頭的時候便已睡去了。第二天醒來便是在自己的小床上,不用說,肯定是爺爺將自己抱回家的。

張堪對自己家的老房子格外喜歡,儘管後來各處的高樓拔地而起,他還是願意守在自己家的老房子裡。左鄰右舍的老鄰居們也不捨得搬走,有條件的,扒了房子重新建了新房,沒條件的,裝修一下,還住在裡面。總之大家都願意守在老地方,做一輩子和和睦睦的鄰居,而不願意去住那些敞亮氣派的高層公寓。

陳阿姨笑眯眯地對張堪說:“鬧鬧,你想學做菌子油啊,你可是問對人了,阿姨我正巧就會做。來,我教你。”陳阿姨是看著張堪長大的,待他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樣親切。

於是那半個下午,張堪就在跟陳阿姨學做菌子油,用什麼樣的蘑菇,選用最合適的植物油,加哪些配料,以及做菌子油的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陳阿姨將整個方法教給他之後,又拿出自己做的菌子油來給他品嚐,張堪嚐了一些,鮮香無比,比上次在施理那兒吃到的還要美味。

“阿姨,這太好吃了,比我在超市買的瓶裝的菌子油還要好吃!您真是太厲害了,要是您去做菌子油賣,非擠垮那些廠家不可。”張堪由衷地感嘆道。

陳阿姨笑眯眯的擺手:“我賣什麼菌子油喲,自己做著吃就好了,錢讓他們年輕人賺去。怎麼做我已經教給你了,以後就靠你自己慢慢去嘗試了,次數多了,味道就會越來越好的。”

“謝謝陳阿姨,我回去自己做去。我現在要去給我爺爺做飯去了,再見啊,陳阿姨。”張堪跟陳阿姨道謝告辭。

陳阿姨笑眯眯地揮手作別,這孩子看著真叫人喜歡啊,既孝順,又能幹。

“鬧鬧你真沒談戀愛?”張爺爺看著孫子哼著小曲做晚飯,滿面紅光,不禁再次確認。孫子的紅鸞星動了,他自己卻不承認,但是又這麼樂呵,肯定是瞞著自己不願意說呢。

“真沒有。”張堪搖頭,“爺爺,我今天從陳阿姨那兒

學會了做一道新菜,等晚上我給您做點嚐嚐。”

張爺爺問:“什麼菜啊?”

“菌子油。爺爺你吃過沒有?”張堪問。

“菌子油啊,吃過,不過好多年前的事了,你爸會做。”張爺爺的聲音突然低了下去。

張堪停住了,這事他從來沒有聽爺爺奶奶提起過,他爸去世的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