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小說:綠水袖_-名相 作者:莫莫言

�艟突嵯緣靡踱��模��坑倘縞戀綈悖�鬩允掛話愕ㄐ≈�嘶晡��帷K�教焱�巡猓��僑鞝恕�

御書房,俞序軒每天都要來,按理說對上次發生在御書房的慘事他早就該忘了。他也以為自己忘了。可這一次皇帝的語氣不善,居高臨下的凌厲,又勾起了他痛苦的記憶。那是他人生中最悲慘的一幕。原本有的那絲對自己拿災民當槍使的愧疚,頓時也轉作了滿腔剛硬。

他是宰相,原本應以謀天下萬民之福祉為己任,但是現在,他卻顧不得了。他只恨自己不是武將,又恨自己出身大族,族人拖累太重,否則他大可憑武力報仇,又或者放手一搏。而無須如此小心翼翼,耍那等不入流的陰謀詭計。不動聲色的小動作固然安全,但見效亦慢,也許不等成功,便被從宰相這個位子上擼了下來,又或者賜死。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那份權勢是皇帝給的,而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俞序軒無法直接對抗至高無上的皇權,他只能選擇以他的宰相之材、博聞強記,以他執掌朝政十數年的人情練達、掌握的秘密、熟悉的人員極多,來曲線報仇。

俞序軒不慌不忙,慢條斯理地說:“皇上息怒,請容臣稟來。”作為宰相,俞序軒確實瞭解他的皇帝,甚至於算準了皇帝的心理。皇帝的怒氣是真的,皇帝的猜忌也是真的。對那等安分守己的良民,他自是一位慈祥的好“祖父”,但對那些不聽話的逆賊,皇帝殺起自己的“孫子”來,同樣不會手軟。正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民不告官,是千百年來統治者的慣例,今天的事,即或真有其事,也已經犯了皇帝的大忌。所以,俞序軒明白只要他也抓住這一條,皇帝的話不足為慮。

“講!”隆慶帝怒衝衝地說。

俞序軒說:“不錯,是有官員彈劾夏邑縣令孫藝和河西巡撫勒阿茲等官員相互串通,隱瞞災情。微臣批覆‘著河東巡撫代為查實,有證據之後再上報’。”

“你……你知道了還敢……”隆慶帝大怒,用手指著面前的宰相,額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想起在水災中喪命及苦苦掙扎的無數小民,這一會兒,他連殺俞序軒的心都有了。

“請容臣稟!”俞序軒大聲說,打斷皇帝的暴怒,“微臣當時也不知此事真假,所謂上報的官員也只是道聽途說,沒有真憑實據。所以微臣的處理,完全合乎朝廷的法度、皇上的規矩。莫不是微臣要立刻拿了孫藝、阿茲兩員朝廷大員,皇上才滿意?”

隆慶帝也是氣糊塗了,聽俞序軒這麼一說,才想起此事過不在宰相。宰相身在京師千里之外,自然要核實後再處理。後來,他又想起那兩個身為白丁、卻逾矩進京告御狀的升斗小民,愈發地覺得可恨起來,倒也覺得俞序軒此舉,很懂規矩。

這個世上,沒有人比皇帝更在乎“規矩”二字,規矩,是維護統治的基礎。只是皇帝多半希望別人守規矩,而自己是不大遵守的。

想了想,隆慶帝說:“既如此,卿可查出什麼了?”

俞序軒淡淡地說:“未曾。”

隆慶帝忍著氣說:“既然未曾,卿可以佳計?”

俞序軒說:“微臣以為,此事朝廷早有定製,朝廷的制度是本朝自立國以來無數人完善的結果,要遠勝於諸葛武侯區區一個人的妙計。皇上回來的路上,微臣已責成相關部門立刻前往賑災,並由鄰近地區的官員負責暫時疏散災民,同時派遣京中候補官員及欽差,暫時接替夏邑縣令孫藝和河西巡撫勒阿茲的職務,孫藝阿茲皆在原地待命,不得外出,待一切查實後再行處理。”

隆慶帝想了想,也覺得這樣處理頗得體。但帝王的尊嚴,又使他似乎必須說幾句話,讓這個完善的計劃更完善。他想了想,說:“回來的路上,朕讓人領那兩個災民休息去了。待會兒,卿可以去見見他們,權當代朕看一下災民是否安好。”隆慶帝說這句話時很輕,但到最後一句時,語氣轉重。他相信,俞序軒也是聰明人,“是否安好”四字,背後有很大的學問。

俞序軒難得地有些猶豫。他知道他應該把這種差事接下,但他又不願接。雖然,他其實是整場災民事件的幕後推手,但還是不願親手去做。皇帝既然發了話,這些可憐的災民即使沒有受誰指使也必須變成有人指使,更何況,俞序軒心裡很清楚,若不出意外的話,災民進京的盤纏來源於他提前給全國八十歲以上老人下發的那三兩銀子。也許沒有三兩,被那些貪官給剋扣了,幾錢總是有的。但有銀子也沒有用,餓殍遍野的災區,找誰買糧食、買衣服?還是得等死。

而老人固然膽小怕事,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