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言一起來的還有林永清。不過兩個人表情各異——林永言是興奮,林永清則是帶著些微不滿。
那天,林永言纏著蕭洵之一起練武。
歇息的時候,說到昨天的事兒,林永言很直接的道了歉,又坦白自己其實也是想體驗體驗江湖。
蕭洵之對他從說書先生那兒聽來的江湖段子有些哭笑不得。於是挑了些自己經歷過的給他講了講。這一講,不只是林永言,連林永清也開始變得有些崇拜他了——不過她家哥哥是第一崇拜,這個蕭什麼的只能是第二。
後來,蕭洵之和林永言兄妹算是時常來往了。有時候蕭洵之有事兒要出門,回來後定會被這兩兄妹纏著講自己遇到的江湖事兒。有些事兒是真的,有些事兒摻了假,還有很多事兒沒有講。
林永清兄妹對蕭洵之非常信任,無論他說什麼都深信不疑。加上平時愛去茶樓聽說書人講江湖,兄妹倆都對江湖非常向往。只是林父林母是不會允許兄妹倆體驗江湖樂趣的,他倆雖然試過一次,只是還沒走到鄰縣,就因為又餓又渴又不能洗澡,第三天晚上就回了林家。後來再想出門,已經沒了機會。
蕭洵之對林永言的感情變化,最先看出來的還是林永清。那時候蕭洵之二十歲,林永言十七歲,林永清十四歲。
大概是女孩子心細,而且作為少女的林永清,也開始漸漸明白感情了。只是她雖看出了蕭洵之對她哥哥的感情,但是看蕭洵之還沒自覺,林永清也就只是不動聲色的想要疏遠蕭洵之。但是林永言並不理解,甚至跑來問她為什麼。她當然不能說蕭洵之對你的感情有點不對,我在幫你退回安全線。於是只能說自己是大姑娘了,蕭洵之卻仍舊沒娶妻,人家會說閒話。
那一年林永清都很少去蕭府,也拉著仍舊崇拜蕭洵之的林永言不准他去蕭府。不過不常去不代表不去,所以去了蕭府,一旦讓林永清發現蕭洵之對林永言有親密一些的接觸,她一定會立馬跳腳,嬌聲呵斥蕭洵之。弄得好多人都誤以為林永清喜歡蕭洵之,所以這樣吸引蕭洵之的注意。
林永清十六歲的時候,林父林母給她張羅了婚事,成婚物件就是文彥和。她自己也是滿意的。只是放心不下自家那個傻哥哥。
或許是林永清對蕭洵之的態度轉變,蕭洵之深思了一段時間,也發現自己對林永言的感情不是單純的兄弟之義。但是他並沒有讓林永言知曉。只是在林父林母給林永言張羅婚事的時候不斷暗中破壞,明面上又應著林永言的請求,每次都“幫”他一些小忙,弄得林永言真以為他是個好人。久了,林父林母也不想折騰了,讓林永言自己娶個媳婦兒回來。
林永清出嫁的時候,林永言和蕭洵之都去送嫁了。
支開林永言,林永清對著蕭洵之齜牙咧嘴的說道:“不準打我哥哥的主意!我哥哥以後要給我娶嫂子的!別以為我嫁了人哥哥就是你一個人的了!我一定會給哥哥物色一個好嫂子的。”
蕭洵之只是笑笑不說話。
——你都走了還能管什麼?我和永言這麼近,每天都能見面,還比不過你那未謀面的嫂子?何況,你有多少嫂子還不都是因為我暗地裡的操作沒了的。
於是十六歲的林永清嫁人了,留下十九歲的林永言獨自對著二十二歲的蕭洵之。
沒有了林永清,蕭洵之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跟林永言告白了。雖說有些嚇到媳婦兒,但是後來還是羞答答的答應了蕭洵之。
兩人一直瞞著林父林母,直到林家被雲莊滅門……
現在蕭洵之和林永言在一起,反倒是讓林永清覺得放心。
哥哥那樣的人,若是沒有蕭洵之護著,指不定什麼時候傻不拉幾的為了報仇就丟掉了自己的性命。有蕭洵之在,哥哥總會活著的,還會活得很好。
雖然當年她反對蕭洵之跟哥哥告白,也不喜歡他們在一起。但是自從嫁了人,甚至知道文彥和是個什麼樣的人後,她才突然覺得蕭洵之其實也是個好人。
從認識蕭洵之起,林永清就沒見蕭洵之有什麼不良嗜好,也從來沒有跟什麼男人女人混在一起,也沒有跟誰有不清不楚的關係。後來蕭洵之知道他自己喜歡林永言後,更是有時間就陪著林永言,無論是練武,聊天還是玩鬧,蕭洵之眼裡只有林永言。
但是文彥和……成婚之前林永清不清楚他是不是喜歡男人,但是成婚之後他明明有了妻子還和男人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什麼喜好詩文,以文會友,全都是騙人的!若自己真是普通的閨閣女子怕是真以為文彥和和他皮相一樣文雅,可惜,雖然林父林母決心淡出江湖,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