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住了才停下來,那地方終究是比不得別處,被摩擦了這麼久,早已紅腫不堪。
齊飛便又開始後悔心疼,怨他早些兒不同自己說,手忙腳亂地替他清洗了身子,上好了藥,嘮叨著明日要請軍醫來瞧一瞧。
秦越溪只看著他笑。
第二日自然沒有軍醫來瞧,秦越溪不肯!齊飛也知這事實在羞人,自己替他瞧過了,確實沒有大礙,便給他重新上了藥,又叮囑他一番,要他好生休息,也就作罷。
夜裡又是一番溫柔纏綿,再進去是不敢的了,可是隻是這樣互相地親吻愛撫,也就足夠讓人覺得歡喜滿足的了。
這日子直如蜜裡調了油,甜得出乎意料,甜得讓人發暈,反而讓人不自禁地心生疑慮和惶恐。疑慮著這甜蜜的真實,惶恐著是否哪一日便會生了變故。
可是日子一日日地過了下去,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十天也過去了,直到一個月後,日子仍是如此,秦越溪還在好好地呆在他身邊,齊飛終於放下了心。他知道秦越溪心裡仍有心結,這樣的恨和痛苦,怎能輕易放下?可是隻要秦振一死,事情也就了結了。很快了,很快,兩個人的好日子,就要真正開始。
秦越溪卻在又過數日之後,終於在某一日的清晨,乘著他檢閱士兵演習,而府裡餘人也多半跟去觀看的時候,一騎快馬,悄然離開了定州。
☆、第十七章 上
大啟已經變了天。
秦振受阻餘元,於是轉攻寧京,歷時月餘而抵達城下。大戰伊始,京中兵馬便大部交予蕭雁南帶走,這時城中防衛空虛,尤其無有良將,驟然被圍,頓時亂作一團。勉強抵擋數日之後,蕭煜心知不敵,急召天下兵馬來救。
但戰事進行到此,近處兵馬已悉數被蕭雁南調往餘元,最近的大部兵馬也在三百里開外,且無論兵力、將領之能均無法和秦振相匹敵。果不其然,又苦守十數日之後,東、南兩面兵馬終於陸續趕到,卻是人數寥寥,又多是老弱殘兵,全無用處,北面兵馬強些,偏又被擋在了秦振大軍的身後,攻之不入。
蕭煜待要再召兵馬,秦振攻勢猛烈,已是不及,他心下明白,便是再召,只怕再過十天半月也未必能有足夠的兵馬趕來,寧京卻已無力支撐。寧京被圍當日,他便急急派人日夜兼程給蕭雁南送去了求救信,可欽差到了那邊,才知這幾日拓拔涼也圍攻正急,若蕭雁南這時率軍回撥,豈非等於是將大啟天下拱手讓人?
這個一手把他送上了帝位的五皇叔、攝政王,終於是沒有親自領兵來救,而是派了名副將,領著一萬兵馬趕往京城,此時尚在途中。
再剩下的,便是東南、西、北三處國門處的守軍了。此時三處各有十餘萬兵馬,可定州的兵馬固然不能動,反正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花呂、燕回方自和大啟簽訂盟約不久,雖然前陣子吃了敗仗,不敢再輕啟戰端,但大啟若是此時沒了防守,則兩國哪裡還會客氣?必定齊齊揮軍來攻、以便乘亂分一杯羹無疑!他身為一國之君,又怎能因一人之危,而棄天下於不顧?
蕭煜無法責怪任何人,就算心裡不無惶惑。
滿朝文武同樣茫然失措。這是京城,這是大啟皇帝,大啟朝命脈所在!大啟朝空有八十萬兵馬,竟然無人來救!
萬般無奈之下,蕭煜決意御駕親征。寧京四面被圍,無路可逃。秦振要的,一開始就不止是寧京而已。可他不甘,十七歲的少年有著這個年紀特有的血性和衝動,帝王的尊嚴更是不容踐踏,與其降而偷生,毋寧戰而死!
那一日確實士氣如虹,可實力的差距難以彌補,守軍沒多久便節節敗退,混亂中有人一箭射來,正中他胸口。正翰七年七月初十,這個十一歲登基,在位僅六年的少年皇帝,就此駕崩。第二日,寧京淪陷,韓太傅等一干老臣皆以身殉。
十日之後,花呂、燕回同時正式起兵。大啟邊境,狼煙四起。
一燈如豆,秦振默然看著面前鋪開的地圖。餘元的戰局仍處於膠著中,而自己這裡,表面上看是大獲全勝,實際上卻絕非如此。佔領了寧京又如何?蕭煜駕崩,他無法挾天子以令諸侯,四下裡大啟兵馬卻一日日增多,漸次逼近,兵力雖不足以打敗他,卻已足以將他困在這方圓之地,不許他輕易逃脫。他知道,這本就是這些兵馬的目的。
戰局仍然未變,他和拓拔涼仍是各自為戰,甚至於更糟,蕭煜一死,自己,便沒了所有退路。
他一早下過命令,要活擒蕭煜,可該來的,還是擋不住。那一箭犀利異常,他遙遙瞧見,便知不妙。他清楚知道這一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