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總有那些不平之事,如何管得盡?!我輩只要自己問心無愧,也就算大善了。”
凌侯爺在好友的安慰之下,仍舊憤憤不平地起身離開了茶館。
看到那兩個人遠去的背影,一位美髯公起身抱拳:“天色已晚,在下也該回府了。”
“何御史是要趕回去寫摺子?”另一位撫了撫長鬚。
“董御史難道不趕時間?”何大人也笑著撫須。
“一起?”
“聯名!”
何御史和董御史相視一眼,大笑著攜手一起離去了。
不枉他們兩個天天到這個茶館裡報道,整天聽些東家偷牛西家丟雞的八卦,如今總算得了一個驚天大八卦!
想一想自己將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斥責哦不規勸皇帝的場景,兩位御史簡直渾身是勁兒!
☆、第89章 明媒正娶(完結)
第二天一上朝,果然英勇無畏的御史大人向著皇帝開火了。從律法到民情,從聖意到江山,痛陳嘉郡王十大罪狀,懇請皇帝下旨嚴懲,大有皇帝膽敢不聽就一頭碰死在金鑾殿上的架式。
皇帝耳朵裡聽著,小眼風卻一下一下地向凌戟那邊撇刀子。御史直諫時皇帝是要認真聆聽的,不然難免被記一筆剛愎自用的臭名聲,這是立志要做千古名君的當朝天子所不能忍的。所以他只能衝著始作俑者發洩心中的不滿。
好你個凌戟,好你個神武侯,朕不過隨口一說風聞奏事是御史的權利,他就真敢找了御史來堵他的嘴。看來是逍遙日子過久了,真以為他不敢動他了?!
凌戟眼觀鼻鼻觀心,完全視皇帝的視線如無物。
一直到兩位御史終於口乾舌燥痛陳完畢,皇帝才強笑著開口:“兩位愛卿直言善鑑,實乃國之棟樑,是百姓之福,亦是朕之福。”
得了聖口誇讚的御史大人自是滿足無比,卻仍舊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
“那麼對於嘉郡王一案,微臣以為當從嚴懲辦,以儆效由!”
夠了啊!到底誰是皇帝!
皇帝心中龍火噴湧,面上仍舊做出一副欣慰神色。
“此事朕亦思索良久,也是時候給諸位臣民一個交待了。”
臣不需要您給我們這個交待啊!文武百官的內心簡直十分憋屈。前些日子他們上摺子參奏嘉郡王被皇帝無視了,他們已然看清了嘉郡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們已經消停了,不要再把處置嘉郡王的主意再落在他們頭上了啊!等以後皇帝想起了這個叔叔來又要秋後算帳了,簡直欲哭無淚。
皇帝道:“此事朕絕不姑息。”
他能說一個不字嗎?!那倆貨一個盯準了最近的柱子,一個偷偷地在嘴裡活動了一下舌頭,別以為他看不見!皇帝敢肯定他說一個不字,自己的這倆臣子就得一個一頭撞柱子上一個巧舌如簧繼續給他添堵!
雖然現在皇帝心裡也很堵,也好過被史官記一筆逼得御史當堂撞柱子來得好些。
當初為了不被偏聽偏信,御史與史官都是皇帝特意選拔培養的,絕對不以皇帝意志為轉移。自己培養的人才給自己挖的坑,捏著鼻子也要跳下去。
御史還要再說什麼,卻見皇帝臉色一沉。
“朕已有打算,愛卿莫再多言。”
兩位御史見好就收,回到佇列裡站好,不再開口。
堂上直柬了,也得了皇帝金口稱讚了,名聲已經賺到了,再鬧下估計要貶職降薪了。
下朝了,今天從皇帝到朝臣都有些心塞。只有神武侯神情氣爽地出了宮殿。
皇帝在御書房裡墨嘰良久,總算擬好聖旨,又看了一遍,輕輕一嘆。
罷了,當叔叔把手伸向他的江山的時候,那點微薄的天家親情就已經隨風飄散了。人心不足,實在不該再縱容下去了。
內侍下去宣旨,即便是他也知道這一次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次,定會掀起濤天巨浪。
古鋒查了這麼久也拿不到實質性的證據,就是礙於嘉郡王的身份,許多地方束手束腳,不能作為。有了這道聖旨,他總算可以一展身手,再無顧忌。
至此嘉郡王一案便全部由古鋒全權負責,沒有凌戟可以插手之處了。按著古鋒雷厲風行的作風,很快便將嘉郡王府攪了個人仰馬翻,這些卻與凌戟沒有什麼關係了。
午後時分,皇帝坐在龍椅上,內侍輕輕在一旁打著扇。
“不行!”皇帝突然拍案而起,嚇了內侍一跳。
“皇上?”
“不能這麼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