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一品大廚 作者:蒂帆

響生計。包拯獲悉,命人制了炸藕進貢皇帝,皇帝一嘗覺得非常可口,於是賜名琉璃藕。於是包拯進言,常食此藕延年益壽。於是仁宗下旨依其意下詔,命府尹疏浚河道挖池栽荷。於是包拯奉旨禁止在河這傾倒廢土著人,又發動百姓毀池掘汙泥,從此運河恢復暢通。為了紀念包公功德,這個菜也流傳了下來。”

聽他溫潤悅耳的聲音講述古老的傳說,葉乘風一邊聽著,不知不覺吃了許多。

第二天端上來的是蕨菜豆米湯,燒豆腐,拌山野菜,拌海帶。

看葉乘風一臉嫌棄不願下筷,家樂把菜推他到跟前,用“你敢不吃試試”的眼神看他,說:“本草所載,蕨菜甘滑性冷,主治去暴熱,利水,吃後有清氣上升的感覺。”

葉乘風夾了一筷蕨菜嚐嚐,脆嫩軟滑,有一股山野的清香,那種口感不是其它蔬菜擁有的。和煮爛的豆米熬在一起,連湯帶菜,又濃又香。

“吃上去索然無味,可是再嚼卻有股清香,怎麼做的?”

家樂答道:“這是寺廟裡的做法,把油燒熱,放入燒紅的鹽,趁滾油騰起火時澆入蕨菜豆米湯,聽得吱啦一聲響,就可以聞到一股清香了,味道非常鮮美。”

葉乘風又戳戳那盤不認識的蔬菜:“這是什麼野草?”

家樂正色答:“這不是野草,這是野芹菜,味道清香,只要加點鹽就可以吃,尤其對消渴症者有好處。”

第三天。

“這是金鉤掛玉牌。”家樂把菜端上來。

葉乘風好奇看過去,金鉤原來是黃豆芽,玉牌就切成片的豆腐。葉乘風臉上直抽抽,黃豆芽炒豆腐還起個這麼拽的名字,你不怕閃了舌頭麼?

家樂看出他的不屑,微微一笑,說:“前朝有個才子叫潘福哥,父親是賣豆芽的,母親是磨豆腐的。他雖然家境清貧卻勤奮學習,最終考上狀元,皇帝問他家庭出身,他知道自己的出身會招人歧視,所以他答道:父,肩挑金鉤玉牌沿街走;母,在家兩袖清風挽轉乾坤獻瓊漿。從此以後,人們就把黃豆芽炒豆腐叫金鉤掛玉牌。”

葉乘風被他說的勾起興趣,挾了一筷嚐嚐,香味濃郁,辣而不猛。

“這麼普通的東西,經你一做,倒是可口。”葉乘風居然不受控制地開口稱讚。

家樂笑眯眯:“昨晚黃豆芽說我的體質就是那樣,不可能有出息了。豆腐說你不要自暴自棄,雖然我們很普通,但是經過精工細作,不比鮑參翅肚差幾分。一樣能上大席,而且更受普通百姓的喜愛。

所以,我用辣椒醬,蒜泥,薑末,蔥花醬油烹煮,再加入芝麻醬甜麵醬胡椒香菜調入蘸汁,味道更香,也可以添入爆香的豬肉末。”

葉乘風看著他微笑,忽然覺得豆芽也不是多麼令人難以忍受,雖然吃起來不怎麼好,可是嚼下去會隱隱有種清香和美好的口感,竟是越嚼越有滋味,正如某個人,某個淡泊的人,相處下去慢慢體會,有種說不出的味道,會不知不覺受到吸引。

第四天的菜是蘿蔔類……

葉乘風不高興:“我又不是兔子,怎麼老給我吃素菜?”

一邊用眼神發射“我要吃肉要吃肉”的心聲。

家樂接到暗示,也用眼神發出“求我吧求我吧”的訊號。

10、冬筍炒肉

葉家山莊的人明顯感覺到了少爺的改變,一日不可無肉無酒的少爺居然吃了幾天的素菜,戒了好幾天的酒,也減少了出去應酬的次數,居然在日上三竿之前起床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少爺的脾氣變得好了,五天內累計扔東西五次,罵人三次,掀桌子僅一次,這是前所未有的溫柔,看起來飲食療法真的很有用。

家樂把這一天的食物又端上。

一盤是雜燴山珍,也就是各種菌類,來自雲南的各樣菌菇,配以青椒大蒜,除了鹽不放其它調料,爆炒以後文火一燜,白色瓷盤上配著紅菌青椒,看著賞心悅目,聞著噴香撲鼻,吃到嘴裡,或潤滑,或鮮脆,入口鮮香,其中滋味不是雞鴨魚肉可比擬。

還有一盤是冬筍炒肉絲,加韭黃木耳,臨起鍋加一勺上好黃酒,很簡單的家常菜,但是家樂一講故事又讓它變得不尋常。

“南宋林洪說筍貴甘鮮,不當與肉為伍,若用之則不異於小人壞了君子。可是蘇東坡說,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若要不俗又不瘦,餐餐筍燒肉。可見什麼事也不是絕對的。”

然後家樂又娓娓而談,說起蘇東坡為官時關於美食的一些傳說,這些故事葉乘風也聽說過,現在聽他這麼娓娓道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