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話:“明日一定讓人把大禮送過來。”
放開他的肩膀,離他遠了點,也做出“請”的動作,“那兄弟我就等著元軍師的大禮了,恕不遠送。”
送走了元梓轉身走到趙政面前,“你怎麼想起來自己動手做飯了?”
他微紅著臉(其實被煤灰蓋住了),支支吾吾道:“這樣不就跟民間一樣了嗎?”
他竟然是這樣想的?原來是我錯怪他了,他也想跟我做一回民間夫妻?
心底一陣溫暖,握住他因寒冷凍得冰涼的手,“等天下太平後我們多出宮遊玩,多看看江山美景,體驗風土人情。現在最主要的是把天下統一,別再想著這些無厘頭的事情了。”
他微蹙著聲音有些沉悶,“你覺得我做得事很無厘頭?”
☆、【105】苗頭不對
“不,不是,只是想讓你先安下心。好了,別說這些了,快點把身上的汙漬洗乾淨,等著廚子把年夜飯做好。”輕擦了下他臉上的灰,“只要我們都還安全無論是誰做的年夜飯不都是過年?”
見他神色緩和拉著他回了主臥清洗,廚房的事就交給下人們弄好了,不是我們該操心的,關鍵是我們要是管只會越幫越忙。
與楚國的大戰在即,趙政忙著與其他大將商議,而我卻得知燕國君帶著太子丹逃亡遼東佔地為王,依舊與秦國為敵。
便向趙政請纓前去攻打,趙政準備給我六萬大軍,可燕軍最多也只餘兩萬萬兵將,無需這麼多兵權。帶著四萬將士踏上攻打燕軍的路途。
半道上遇到了兩年未見的荊軻,他雖與太子丹取得聯絡卻沒辦法將太子丹平安帶出,也是太子丹心軟,燕國君再是無道總歸是他父親,他沒辦法狠心扔下他。
荊軻的加入給我帶來的好處不少,因為他早已將遼東戰場的地形摸清,這樣攻打燕軍的勝算更大。
燕國君得知我軍臨城竟主動派來使官議和,說是可以拿太子丹的人頭作為交換的籌碼,真懷疑他的心到底是什麼長的。
他這樣說不是為了議和,而是威脅,拿太子丹的生命作為要挾,可他未免太小看了我。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遂讓燕軍使官回去覆命,“拿自己孩子的生命威脅敵軍,太看得起自己了吧,太子丹的人頭還是他自己留著吧。”
這話是我讓使官帶回去的,便是要讓他認清楚形式,太子丹是他的孩子,跟我有何干系?我可不是趙政,沒有與太子丹多年的情誼。
兩個月的時間,燕軍多數都主動歸降,這些士兵多是我在燕國時帶過的兵,有的不理解我為何成了秦軍將領,稍加反抗,多數都念及我曾經對他們的好處。外加燕軍必敗無疑,反抗只會丟了自己的命。
所以說燕軍是不戰而敗,為了不讓燕國君再次潛逃,我讓副將帶人繞路直擊燕國君的王宮,而荊軻早已隨著使官偷偷溜進了燕王宮,試圖提前找到太子丹加以保護。
主戰場上只餘數百人還在頑強抵抗,不到一個時辰便被俘或是血灑黃泉。
大戰落下帷幕,後勤兵整理戰場,我帶著一對人馬前往燕王宮接應副將,誰知我一到看見的是漫天大火,濃煙高達數丈。副將帶領的那對人馬幾乎沒少,站在主宮門口看著大火蔓延。
副將見我來了忙得下馬,單膝跪在馬下,“參見將軍。”
我看著主宮的大火問他:“怎麼回事?”
“燕國君自焚了。”
“太子丹呢?”
“好像也在裡面。”
“火燒了多久?”
“半個時辰了。”
“什麼!趕緊救火!”太子丹也在裡面?荊軻跑哪去了?他沒能救出太子丹?萬一太子丹葬身火海,趙政定是要傷心了。
火勢還在蔓延,若現在不救火整個王宮都會毀在這場大火裡。
天色漸晚,兩個多時辰火才被滅掉,看著烏漆嗎黑的宮殿,現在也沒辦法進去,我想就算進去也晚了。
望著頹敗的王宮良久,終是嘆了口氣,駕馬轉身。
“趙政,對不起了。”我沒能救出太子丹,也沒能親手宰了燕國君。
晚間,我正準備脫了衣服入寢,瞥眼看見營帳外有人影閃過,沒做思考便閃身出了營帳,帳門口的守營士兵見我突然出來稍顯詫異,問我怎麼了。
看看四周也沒可疑的身影,難道是我想多了?
甩甩頭回了營帳,看來是行軍太久疲乏出現幻影了。伸個懶腰打了個哈欠,便向床邊走去,可是······
誰能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