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哥兒搖頭,“君兒才不會生太爺的氣。”
“乖。”
終於大船臨岸,待停穩了以後,船上陸陸續續有人下來,先是僕人,然後是護衛,接著老爺看到了柳管家,再來是……
老爺看到從船上慢慢走下來的人,一身鴉青錦雞春桃紋雲緞長袍,一雙牙白狐狸皮靴子,身姿挺拔,形容有度,臉上熟悉的淺笑,眼角自然的風韻……看著竟然似乎比當年離去的時候還要年輕了好幾歲。老爺想著,他若是與自己比肩,人家看著,也很難想到兩人是父子,只會猜到是兄弟吧?
老爺深吸一口氣,牽著君哥兒的手走到太爺面前——“太爺,兒子給太爺問安。”
老爺跪了下去,君哥兒也跟著跪著。而老爺身後除了有功名的大爺和三爺全都跪下去了,而大爺和三爺爺都是恭恭敬敬地行禮。
“我回來可不是看你們給我行這些禮的,快起來吧。”太爺扶著老爺和君哥兒起來,先是看了看老爺,見他氣色皆好,看著也都是在嬌養著,日子也是順心的,遂點點頭,目光移向君哥兒——
“這是君兒吧。”
“是,太爺,我是君兒。”君哥兒對太爺是陌生的,可是許是父子的關係,這種陌生很快也就慢慢消減了。
“果然是長大了。”太爺摸摸他的頭,“看來你哥哥把你教得很好。”
君哥兒拉住老爺的手,用力點頭,“哥哥對我很好的。”
太爺點頭,又看向老爺身後的四人,這四人看著比當年自己離開的時候更加成熟了,且氣勢也更強了,就是看著溫和的二爺爺早就不是當年可比了。
“這些年,笙兒、君兒,還有整個傅府,都勞累你們了。”
“太爺客氣了。”二爺道,“都是一家人,何來勞累不勞累之說。”
其他三人也是笑著點頭。
“太爺。”老爺對太爺笑道,“有話回府裡再說吧。府裡的姨娘們還有雪昭妹妹都等著呢。酒菜也都已經備好了,只等太爺回去呢。”
“好好,回去,回去。”
太爺一手執起老爺的手,一手牽著君哥兒,三人上了一輛馬車——這是第一次父子三人這般親密。
老爺不知道太爺在外面經歷了什麼,感悟了什麼,他感覺得到太爺身上的人情味似乎比原先要強多了,父子之情也更加濃厚了。許多東西,不必說出來,當事人自會覺察得到。
馬車上,太爺撫了撫君哥兒的腦袋,轉頭對老爺說,“笙兒,這些年,辛苦你了。你做得很好。”
老爺楞了下,微微一笑,“這都是我該做的。況且,我未必及得上太爺,不過盡力而為。而重樓他們,幫了我太多太多。”
“他們為傅府做得一切事,都是因為你,所以,最大的功臣還是你。”太爺同樣報以一笑。
父子兩個的笑容極為相似。
“太爺是覺得兒子哪裡都好吧?沒見過這麼誇兒子的。”老爺促狹道。
“這一句誇,你值得。”
“無論如何,”老爺道,“我只是不想要辜負太爺當日所託,作為傅家的人,我也該承擔起我的責任。”
太爺不語,只是一笑。
老爺心領神會。
君哥兒聽不懂他們的話,只是拉拉太爺的衣袖,“太爺,聽哥哥說你在海外遇到了好多稀奇古怪的事,你可以給君兒說說嘛?”
“你想聽?”
君哥兒用力點頭,“嗯嗯。”
“好好,那我就說了。”太爺徐徐道,“就說半月前吧,我們的船隊途徑一島,那島上不論男女,個個邦達腰粗,且耳垂其長,皆因每日佩戴鐵製的耳環所致……”
君哥兒聽得聚精會神,時而露出稀罕的表情。
老爺在那溫和的述說中,也慢慢靜下心來,看看趴在太爺膝蓋上的君哥兒,又看看輕撫君哥兒背的太爺,老爺心裡喟嘆一聲:這便是父子天倫吧。
不論如何,今日,總算是團聚了。
不管太爺在外頭如何風雨,總會有歸來的一天的。
這是老爺曾經的信念。
不說傅府的姨奶奶們看到太爺是怎樣的喜極而泣,激動萬分,當夜,整個傅府張燈結綵,一片的歡聲笑語,猶如過節一般,個個喜氣洋洋。
這一夜,老爺喝了不少酒,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入了夢鄉,嘴角掛著淡淡的笑。
二爺看到老爺臉上的笑,輕笑一聲,把蠟燭給吹滅了,放下了簾子,兩人依偎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