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趙同傻呆呆立在那裡,被突如其來的黃金砸懵了。估計在家的趙老爹會被直接砸暈了,當然這是後話。

一旁的工部侍郎小聲提醒他:“還不快謝恩!”

趙同這才反應過來,噗通跪下:“草民替家父謝皇上恩典!”

“行了,起來吧。”朕剛沒收了一大筆銀子,你跟著沾個光吧。想起顧晚楓護著銀票,氣得直跳腳的守財奴樣子,他心情就很好。

“關遙。對朕剛剛的賞賜之舉,你怎麼看?”秦鴻溯突然開口問話。

32。誰能皇榜中狀元(下)

關遙一愣,隨即躬身回答道:“回皇上,草民以為,皇上此舉不單是褒獎教子成材的老人家,而且訊息一出,街頭巷尾口口相傳,皇上愛才重文之心必然激勵更多的百姓重視讀書上進,教化之風蔚然。”停了一下,他又補上一句,“看似隨性之舉,實則處處用心。”

“哈哈哈,關遙。若不是親見,朕會以為你已經在官場混跡多年。”這馬屁,拍得實在是很難讓人反駁。

關遙直冒冷汗,聽不出皇帝是高興還是生氣。

“你呢?”秦鴻溯又看木雪寧。

木雪寧聲音不大,卻很清亮:“回萬歲,草民以為,趙父黃金不若賞趙同一個造福百姓,為國效力的前程。趙老爹目不識丁,卻心有大義,求子為官不為自己衣食無憂,而是想要他為別人帶來福祉。對他而言,子孫能造福一方遠比黃金更讓他高興吧。”

“你,多大年紀?”秦鴻溯問了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

“草民今年18歲。”

“未及弱冠?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看人倒是通透。”秦鴻溯道。

“我倒想聽聽第一名的想法。”

方落不疾不徐道:“回皇上,無數學子歷經寒窗,能有資格參加科考的不過千人,能得中三甲,登上仕途者更是寥寥無幾。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民間人才濟濟,科考不見得適合所有飽學之士。改革體制,廣開招賢納士之門,才最能體現聖上重視文人,推廣教化之決心。這賞賜只是皇上昭示世人,西甲絕非重武輕文之邦的開始。草民相信皇上隨後會有更加深思熟慮的措施和行動,給更多讀書人為國效力的機會。”

“嗯,”秦鴻溯點點頭,“吏部,聽聽,再不多下點功夫,都快被年輕人甩在後面了。”

吏部尚書趕忙躬身道:“恭喜皇上喜得棟樑。臣等也慶幸有年輕有為的同僚一起來為皇上分憂。”

秦鴻溯擺擺手:“行了,嘴皮子倒是越來越溜了。”

吏部尚書:“臣惶恐,臣妄言了。”臉上倒是不見什麼惶恐。

秦鴻溯不再說題外話,反而看著譚瑞:“譚瑞,朕很想聽聽你的看法。”

譚瑞沒抬頭,少頓了一會兒道:“草民等將來為官,要謹言慎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懈怠。”

皇帝沒說話,似乎在等下文。

譚瑞猶豫了一下,還是道:“因為皇上聖明,明察秋毫,為官者的一舉一動皇上皆看在眼裡,必會賞罰分明。”

皇帝動動嘴皮子,就是一百兩黃金。將來官做得再大,是生是死,是賞是罰,也是皇帝一句話的事。譚瑞話沒這麼說,但是在場所有人都聽懂了。

皇帝眼睛眯了一下:“譚瑞,其他人都是用臣子的眼睛在看,你,是用朕的眼睛在看。”

這一句話砸下來,誰也承受不起。

譚瑞一下子跪在地上,額頭貼著地面,但是既沒求饒也沒告罪。

木雪寧的臉煞白,心跳地咚咚直響。

安靜又開始瀰漫。

“倒是各有千秋。想聽聽朕的點評嗎?”皇帝開口道。

點評?莫非這就是殿試?最後面莫名變成試題的趙同突然覺得壓力巨大。皇帝的金子,真不是白給的。

木雪寧心念電轉,連忙跪下叩頭,其他人也隨著跪下,聽皇帝御評。

“你們四個——深、謀、遠、透。”秦鴻溯的目光順著譚瑞、關遙、方落和木雪寧看過去,“幾位主考以為如何?”

“皇上所言,一針見血,精闢之極。臣等也已經對幾位考生的答卷和今日表現做出合議,請皇上過目。”翰林院大學士,衛太傅呈上一份不知何時寫好的評議書。

桂公公連忙呈遞給皇帝,秦鴻溯看了看,放在一邊。

“按照慣例,狀元、榜眼和探花都是京中留用,其他新科進士按照官職空缺和各自專長,安排在個京中各部和州府縣衙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