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宴無好宴。
如此這般,通往後宮的路上,每走一步,我就聽見自己嘆一次氣。劉玉恰好跟我旁邊,見我不住地嘆氣,以為我對那傳說中的鴻門宴太過恐懼,不住小聲的安慰我。“蘇大人,太后跟咱皇上畢竟是親母子,胳膊肘不會往外拐,您啊,不用擔心……”
太后是景元覺的娘,又不是我的娘。我同情的看了一眼劉玉,周肅夫是外人,我等還不是胳膊肘外面的物什?
眼見著就要進福兮門,要正式跨入從未進過的後宮,我又嘆了口氣。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蘇大人,那郭大人、顧大人在太極殿得了懿旨早過去了,您這跟皇上一道,趕巧不用在長泰殿門口候著。”
劉玉用極為崇敬的目光看了一眼坐在前面龍攆上的景元覺,回頭用眼神告訴我,有靠山。
我衝他笑笑。
他倒是嚇了一跳,一驚一乍的喊起來。“哎喲,您臉怎麼這麼白啊?”
我摸了把自己的臉,不燙不涼,除了有點冷汗涔涔,還好啊。
“走太急了吧?”
我尷尬的說。
“噢,也是。蘇大人定是沒跟過龍攆吧,那幾個腿腳好跑得快,根本不顧跟的人啊。您要不嫌棄,劉玉這給您搭一把手。”
劉玉好心的把拂塵換了手,空了的手伸過來扶我。
這伺候皇上的人,就是會疼人。
“玉公公,多謝你。”
我真心的道謝,老實不客氣地挽上。
走過了好幾處宮殿,識足了皇家園林的壯麗,我們終於來到一處宮娥是其他地方數倍的宮殿外廊。
景元覺下了龍攆,看見前面候著的郭怡顧文古,上去說話。
因為沒招我過去,我也就先候著,四處看看。
眼前的迴廊前,是一大片漢白玉石磚鋪砌的空地,兩排青石燈籠共一十六個,夾成一個象徵地位的莊嚴步道。步道最前,是一間和弘文殿昌平殿在架構上沒什麼區別的堂皇大廈,但因為是後宮,建築的色調從琉璃黃和正妝紅為主,變成了琉璃黃和翡翠綠。
那翡翠綠的樑上,正掛著一道金漆的正楷匾額,上書“長泰殿”三個大字,匾下殿門大開。
再往裡看去,此時雖然是冬天,但陽光還是十分的明亮,又正是中午,光線根本照不進那深簷之下的內殿,裡面一片陰森森的黑暗,顯得那道殿門,就像是個敞口的地府大洞——更別說它的跟前,還立著數十個木泥石塑像般面無表情的宮娥太監。
一陣毛骨悚然,真是不想進去。
“蘇大人,您看什麼呢?”
劉玉見我皺著臉,好奇的發問。
“……哦,玉公公,你說那幾塊石板,怎麼那麼蹭亮啊?”
我指著青石燈籠中間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