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燦沒有再多問,穿上新外套,跟著陸軒走到了玄關,蹲下來穿鞋。
除了校服之外,穆燦自己的衣服都是那個女人從地攤或者小商品市場買來的廉價貨,做工和布料都十分的粗糙低劣。自從和陸軒在一起之後,他的衣服就經常會發生被洗衣機洗壞的事情──當然,這種情況穆燦自己其實一次也沒親眼見到,每次他知道的時候,都是陸軒已經把那件“被洗衣機洗壞的衣服”扔了的時候。
久而久之,翻開衣櫃,穆燦能找到的衣服除了校服之外,其他幾乎都是陸軒“賠”給他的名牌貨了,以致於不知底細的人都以為穆燦也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
不過穆燦本人對於這些一無所覺,在某些方面,他的反應真的非常遲鈍,對於名牌不名牌,他更是沒有概念。只是陸軒既然已經按著他的尺碼買來了衣服,他若是不穿,也是浪費了,而浪費這件事情,他從小就不做。
☆、第三十六章 長途旅行
空中花園咖啡廳在中信大樓的頂樓三十五樓,下午的時候,裡面基本沒有幾個人,悠揚的音樂輕輕飄蕩在廳內。
十個年級前十和幾個學生會的幹部,其中還有類似陸軒、楚羽這種既是年級前十又是學生會的,所以一共加起來也就十三個人,圍在臨窗的一個大包廂裡拿著各自的試卷討論分析,氣氛十分熱烈。
在兩張桌子的中間放著幾盆水果盤和咖啡,但幾乎沒有人去動它們。
以往這種無聊的討論穆燦都沒有太大興趣。他討厭一群人圍在一起火熱聊天的場景,光是想想就覺得頭如斗大了,但這一次,他卻很認真。
陸軒在學習上對他的幫助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中又有明顯的差別,畢竟陸軒這傢伙按穆燦的話來說就是天生帶著知識的,不能以常理度之,想要效仿難度很高。而別人的學習方法就不像陸軒那麼天馬行空了,較為適合交流學習。
尤其是楚羽的,穆燦在看了他的試卷之後,覺得楚羽肯定是個極其嚴謹認真的人,和陸軒完全是兩種性格。
雖然兩人都很長袖善舞,但楚羽明顯是更偏向世俗的成熟,這一點從他預備黨員的身份裡也可以看出一二。
一番對比之後,穆燦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失誤之處。他失分最大的地方透過十幾張試卷的對比,也變得一目瞭然了。他的語文作文這次多扣了幾分,在強項上失利是他總成績倒退的一大因素之一。
有關於作文這一點,楚羽的話深得在場眾人的贊同,那就是他認為考試中的作文其實就是一種框架,框架構建好了,再填入內容就很容易得高分。最關鍵的是框架一定要選準,像那種新概念作文之類的絕對不能看,即便看,也絕對不能模仿,因為這類作文不是應試作文,而他們面對的是應試作文,他們的讀者不是同齡人,是有著數條代溝的閱卷老師。
穆燦的作文就是太新概念化了。
另外,關於英語,穆燦發現這裡的前十幾乎都是從小學開始就學習英語的,也難怪他會是裡面的最低了。若非陸軒經常以美式教學方式教他英語,他的英語成績恐怕更差。
還有一點是關於課堂筆記的問題。他發現幾個理科頂尖的學生都是上課不記筆記──甚至不聽講的,大家一致認為記筆記是件非常浪費時間的事情。因為自己的手速永遠跟不上腦子運轉的速度,而且記了之後,會看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的,不如不記。真正“溫故而知新”的方法並不是靠筆記來完成的。
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學習討論會,每個人都有“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不知不覺,時間就走到了傍晚,咖啡店的侍應過來敲門,問是不是可以把晚餐送進來了。
陸軒從試卷中抬起頭來,笑著點了點頭:“麻煩你了。”
眾學生會的人訝異地看著陸軒,在之前的預算裡,並沒有準備一起用晚餐。
陸軒似乎明白大家的疑問,笑著說:“這餐我做東,大家不要客氣;。”
這一天之後,雖然未必所有人之間的友誼都有所增進,但至少楚羽和陸軒兩個變成了好朋友,所謂的惺惺相惜,大抵如此吧。
在元旦的文藝匯演上,兩人還搭檔主持,成了高一名副其實的“黃金搭檔”。並且楚羽還是上高中之後,陸軒第一個邀請到家裡做客的朋友,也因為此,楚羽知道了陸軒跟穆燦“同居”的事情。
這之後,在班級裡,楚羽會主動和穆燦打招呼,下課的時候,偶爾也會轉過身跟穆燦講講話。
……
……
期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