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村民們將大鼓傳遞到木船上,原先參與起船的村民們又再跳上船,拿起船杖隨著鼓點慢慢將船劃出水湧,停靠在村祠堂外的碼頭。
村長以及在祠堂留守的村中長老,小心翼翼地從村祠堂中請出龍頭龍尾,交給在外面等候著,先前參與起龍船的漢子們。漢子們井然有序地排著隊,隊頭扛著龍頭跟在吹嗩吶的後面,舉羅傘的、扛神斗的、敲銅鑼的走在隊中,隊尾扛著龍尾,浩浩蕩蕩向木船停靠的碼頭行進。
祠堂到碼頭的路程其實並不長,隊伍不一會兒就走到了。扛著龍頭龍尾的數人跳到水裡,齊心協力給木船安上。
將龍頭龍尾安好後,一條完美無暇的龍船呈現在眾人眼前。用煮好的柚子葉水為龍頭龍尾清洗完後,村裡最德高望重的長老拿起毛筆,舔足硃砂墨,分別在龍頭的雙眼和舌頭上點了一點。以示為龍船點睛。
待龍船在村裡的水域中巡遊一圈後,應景的兄弟村龍船也到了。
抵達之後,早準備好的龍船餅龍船飯,一一送到辛苦了一路的水手們手上。
那邊一個蘇家村的村民手裡拿著一支長木杖,最上面有一隻縮小版的二層龍船模型。——這是在唱龍舟。附近幾個村落,也只有這個年近七十的老人,會這個幾近失傳的民間曲藝。
除了唱龍舟,為表隆重,村子還安排了獅隊在村口歡迎兄弟村的獅隊。師傑終於如願套上大頭佛,在獅隊中如魚入水般,蹦跳得歡快。
反觀蘇信,也不知道怎麼了,整個人懨懨的,洪學承無奈,只得安排他在旁邊跑腿。
大家都忙完了,眾人才有時間關心蘇信。
“谷兒,你怎麼了?”師傑奇怪地看著發小,又學大人那樣伸手碰碰蘇信的額頭,不燙啊?
蘇信扭頭避開他的手,看向洪學承,“師父……爸爸說我們家要搬到城裡,所以……”
洪學承已經從村長口中得到情況,沒說什麼,只是可惜少了個好苗子。
師傑震驚地看著蘇信,“谷兒,你說什麼?”
蘇信不敢去看他,低聲道:“小杰對不起,我果然不能堅持下來。”
師傑猛搖頭,“不是……那天之後你不是跟我說,你並不是當遊戲嗎?不是遊戲,那能這麼容易就說退出!”
“可是爸爸他說一定要全家搬到城裡,讓我們在城裡念小學。”其實蘇信也很想留下來繼續學醒獅,可是他姐蘇儀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