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前一後馬不停蹄的往橋下走去,但依舊走了半個小時才走到木橋的面前。從遠處看時只覺得那橋近在眼前,徒步走過去的時候才發現這期間的距離。
從古書上看到的精美橋樑現在就在眼前,它經歷了那麼多年的雨雪風霜,至今仍屹立不倒。雖然它身上有重修過的痕跡,但依舊無損它的珍貴。這是中國現存的最古老優美的一座橋之一。
只能在故紙堆裡呈現的優美橋樑現在就在兩人的面前,整座木拱廊橋採用虹橋結構,簡單而奇妙的原理,使整座橋堅固均衡。橋面上以粗木立柱頂起屋廊,青瓦鋪頂。構件部分用紅漆木質擋雨板封起,以免風雨損傷。整個橋體以穩重舒展的八字形式鋪排開始。斜脊高高掠起,在空中劃出清逸線條。這座老橋,與周圍蔓延山巒、溪谷、村落、樹林映襯,呈現出渾然一體的端莊大氣。
是的,端莊大氣。縱然嶽鳳書讀過的書堪比一座大學的圖書館,但在這樣優美古老的建築面前,他依舊找不到什麼繁複華麗的辭藻來形容它。只得把心中無限的悸動交諸內心深處最真誠直覺的感官,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來形容它,讚美它。
一張張相片在他的相機裡定格,透過這些相片,嶽鳳書好像能夠看見一副副讓人感動讓人心靜安然的畫面。也許曾經,夕陽西下,牧童騎著水牛,吹著短笛,恰逢一位問路的詩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春日裡的杏花開得如火如荼,山邊田地,皆是粉紅色的一片。梯田一梯梯拾級而上,綠色禾苗在風中如波浪般起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漁人走向回家的路途,不遠處的村子邊,孩子們在歡笑著打鬧追逐,茅草屋上一縷縷炊煙裊裊升起,和母親呼喚孩童回家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飄向遠處幽深的山谷。。。。。。
雞鳴狗吠,萬物祥和,隱居在此的詩人此刻是否會磨墨鋪紙,寫下一句又一句流傳千古的華美詩篇?
這個地方讓他留戀,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就是不想離開。原本的計劃被臨時修改,滯留一天變成了滯留三天。
縱然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讓人目不暇接,但在這樣偏遠的山區,卻還是落後得讓人幾乎想象不能。若非親眼所見,顧清遠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和他一起生存著的很多人,還根本不知道電腦為何物,手機為何物。
下了高速公路之後,他們又行駛了接近六個小時,才到達接近那處山谷的一個小鎮。又開車行駛了兩三個小時,這才發現了那座橋。冬日白晝時間本就短,加之花在路上的時間用了那麼多,等他們看到橋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嶽鳳書戀戀不捨的被顧清遠拉走,最後還是決定明日再來。
回到車上才發現手機已經沒電,走的時候走得匆忙也就忘記了帶那些東西。原本沒想到會來這麼偏僻的地方,也就不甚在意。至於嶽鳳書,他有手機和沒手機完全是一個效果,顧清遠早就對他不抱希望了。
顧清遠和嶽鳳書借宿的農家地處偏僻,方圓幾里都沒有人家,房子是簡陋的土牆房屋,低矮昏暗。嶽鳳書長年累月在外跑慣了,什麼地方都能習慣,淡定得很。但是卻苦了顧清遠。他不像嶽鳳書那樣,就算泰山崩於前而神色不動,面對著低矮陰冷的房間,破舊單薄的被子,實在是有些難以入眠。再加上無法聯絡宋霖幀,心裡對他的思念如春日竹筍般瘋長,讓他更加輾轉反側。
深夜竟下起瓢潑大雨來,接連著不停歇的大雨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一方晴,兩人便又回到了昨日那木橋的地方。卻不想,溝壑縱橫的河道上方,因為這兩天晚上的大暴雨,山石松動,造成泥石流山體滑坡。
山石坍塌下來的一霎那,電光火石間,嶽鳳書猛然把顧清遠往遠方一推,從而避免了顧清遠被坍塌下來的山石給砸到。
不幸的是,嶽鳳書卻因此而造成右腿骨折。
幸運的是,兩個人當中還有一個人不曾受傷。
顧清遠連忙把受傷的嶽鳳書送往鎮上的醫院,簡單的包紮了一下之後,果斷返程回c市。
把嶽鳳書的一切都安頓好之後,顧清遠鬆了一口氣,這才準備來找宋霖幀。
聽他說完,宋霖幀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這幾天沒有來找他,是因為有事出去了。
莫名的,竟有了點鬆了口氣的感覺。
這麼一想,宋霖幀被自己給嚇了一跳。他到底為什麼鬆了一口氣?是因為顧清遠沒有受傷,還是因為,他並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樣,玩膩了所以回去了?
顧清遠看著臉色不大好看的宋霖幀,笑謔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