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掌控 作者:標點

的玄關處,像一條忠誠的藏獒,沉默卻有力地守護著他真正主人的安危。

於此同時,1119也擋住了顧六月離開的步伐,迫得他只能留下,來上演這父慈子孝的默劇。

這當然並不是一場簡單的泡茶,因為顧帆函並不口渴,也不在乎這麼一杯茶。

他只是想要看一看,這個兒子在茶道方面有著怎樣的天賦,在他的面前有著怎樣的忍耐力和怎樣的表演程度。

茶道,是一門精巧的藝術。

顧帆函顯然是這方面的藝術家,作為他口中的顧家未來的接班人,顧六月更是應該懂得甚至精通這些各種各樣的文化。

當初在顧家大宅的時候,顧帆函就曾為顧六月找過茶藝大師專門來教授顧六月的茶藝。

一方面是為了顧六月顯得更有大家風範,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安撫顧六月當時那顆不安躁動的心。

然而顧六月並沒有見過顧帆函幾面,便被自家父親派來了b市,自然也沒讓顧帆函在他面前表現一下他的學習成果。

顧六月一直都認為顧帆函很忙,可如今在b市這麼個小地方,顧帆函卻頗有閒心的考驗起了自己的茶道。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顧帆函喜歡這種細緻的東西,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花費那麼一大把寶貴的時間在考驗他的茶藝上,顧六月依舊是溫和淡漠的一張臉,毫無壓力的在身為家主的父親的注視下,將一整套動作做得如行雲流水。

茶藝有十二道程式,而泡茶的器具則是顧家家裡的那些古董名器

十二道茶藝分別為:

焚香除妄念,冰心去凡塵,玉壺養太和,清宮迎佳人,甘露潤蓮心,鳳凰三點頭,碧玉沉清江,觀音捧玉瓶,春波展旗槍,慧心悟茶香,淡中品致味,自斟樂無窮。

焚香除妄念: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品茶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透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

冰心去凡塵: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遍本來就乾淨的茶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玉壺養太和:綠茶屬於芽茶類,因為茶葉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並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攝氏度的開水。“玉壺養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先倒入瓷壺中養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度左右。

清宮迎佳人: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茶杯中。

甘露潤蓮心: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為“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再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鳳凰三點頭:衝破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意。

碧玉沉清江:衝入熱水後,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後慢慢沉入杯底,稱之為“碧玉沉清江”。

觀音捧玉瓶:傳說觀音菩薩場捧著一個白玉淨瓶,淨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

春波展奇槍:杯中的熱水如春波盪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槍,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為旗槍,一芽兩葉的稱為“雀舌”。

慧心悟茶香:品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槍”之後,要聞一聞茶香。

淡中品致味: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淡淡的茶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自斟樂無窮: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青山綠水或高雅的茶室,透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一樂也;二曰:對品得趣。兩個知心朋友相對品茗,或無須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眾品得慧。

顧六月兀自地表演著每一道工序,騰騰熱氣薰染了他烏黑捲曲的長睫毛。

天雖已大亮,透亮的玻璃窗卻被厚厚的窗簾遮擋著,客廳的水晶燈散發著柔和的白芒,透過青年的彎睫毛在他如白瓷一般的臉上留下優美的扇形陰影。

青年沉穩而不失尊重地捧起素淨瓷杯,看似溫順的將它獻給俯視著自己的嚴父。修長白皙的手指穩穩的託著那茶杯,顯得比那白瓷還要優雅完美

空氣似乎也凝結在那一瞬間,直到咚咚的敲門聲不合時宜地響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