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被利物浦扼殺在預選賽,只能灰溜溜的去參加下一級的聯盟杯。
能促成這樣一項高水平的賽事,其發展歷史必然很久遠,要追溯歐洲冠軍盃的歷史,還要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說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的生活陷入了安穩的環境中,於是,足球,這項運動在世界範圍內完成了全面的復興,然而,無論是國家隊之間的交流、還是俱樂部級別的賽事都寥寥無幾,想要參加就連比賽都沒有。
這時,法國人加布裡埃爾·亞諾提出了創立歐洲俱樂部盃賽的構想。
亞諾是歐洲足球先生評選活動的創始人,同時也為法國《隊報》和《法國足球》雜誌撰稿,作為專業的足球認識,亞諾很敏銳地預感到有可能出現一個嶄新的賽事,可以讓歐洲各國的頂尖俱樂部匯聚一堂,在這個想法出現後,他很快就提議由各國著名俱樂部以聯賽制度創立一個新賽事。於是,歐洲俱樂部盃賽的推動者們積極與國際足聯和歐洲足聯聯絡,但結果是令人失望的,這兩個組織都對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不太感興趣。但是亞諾的計劃得到了皇家馬德里隊、安德萊赫特隊、維也納快速隊等數傢俱樂部以及匈牙利足協的熱情歡迎。
之後,《隊報》委託其編輯部的一位負責人棗雅克德·里斯維克組織了一次由當時的歐洲主要俱樂部的代表參加的會議,以確定歐洲俱樂部間的比賽形式。儘管歐洲足聯在維也納執委會會議上重申不與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進行任何合作,但還是阻止不了各個協會派代表去巴黎。
在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上,各傢俱樂部對賽制達成了協議:比賽由各國聯賽冠軍參加;採用主客場淘汰賽制,如果兩隊積分和淨勝球都相同,則在第三者球場上舉行一場附加賽;冠軍盃的決賽須在歐洲足聯事先確定的球場上進行;在本隊球場比賽時,門票收入、廣告費和電視轉播費歸東道主處理。
另外,在這次會議上,還設立了一個執行委員會(皇家馬德里主席聖地亞哥·伯納烏擔任了該委員會的第一任副主席),委員會全面負責起草擬定歐洲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