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1 / 4)

蓋房子,搞營區建設,大多數官兵都不陌生。論打游擊戰,一些老人頗瞧不起日本關東軍,眼下那些和他們穿著同樣軍裝的蘇聯戰友,也趕不上這些換皮沒換瓤的中國同志。他們中許多人是神槍手,身上的傷疤見證著他們的經歷。而那些邁著整齊的齊步、正步的蘇聯軍人,有幾多見過敵人長得什麼樣兒?

可現在,被蘇軍稱為“游擊隊”的抗聯,毫無疑問是正規軍了。

每天6點鐘(星期天為7點)起床,23點40分熄燈,其間依次為朝操、盥漱、早餐、新聞(讀報)、上課(軍訓,從8點40分至14點40分)、午飯、休息、勞動、群眾政治工作、晚飯、自習、點名,一切都是定點定時的。

這是在野營。教導旅成立後就更正規了,一切都是蘇軍的節奏、步調,按照步兵訓練大綱進行。

佇列訓練,主要為原地各種轉法和行進間隊形變換。實彈射擊,100米臥射,200米跪射,150米全身靶行進射,衝鋒槍點射、連射等。刺殺訓練,蘇軍輕重武器火力都比日軍強,而日軍強調“白兵主義”,三八大蓋的設計也體現著這一點,所以蘇軍也有針對性地予以側重。投彈訓練,要求遠而準,30米為合格,中國連一般都在40米以上。游泳訓練,教導旅駐地離黑龍江很近,就武裝泅渡黑龍江,上岸後佔領陣地,實彈射擊,發起攻擊。東北江河很多,那時水又大,抗聯夏日遊擊,過江過河的,叫大水沖走了,會游泳的就活下來,不會遊的就淹死了。至於滑雪訓練,就不用說了,更是抓住東北戰場的特點了。

還有個讓大家感到新奇而又刺激的課目,跳傘訓練——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力量中最早的空降兵,應該說是在教導旅誕生的。

每年冬季,教導旅還組織一次為時兩週的拉練。這是一支滑雪兵,滑行到100公里外的荒野、山林,途中訓練戰鬥行軍隊形編組,行軍警戒的派出、搜尋,以及遭遇戰等等。搭帳篷宿營後組織警戒,對其他連隊駐地進行偵察、偷襲、騷擾。還進行耐寒訓練。當然不是抗聯那種破衣爛衫的“打火堆”,而是全副耐寒裝備的雪地生存、作戰訓練。

曹曙焰老人說,那時那人見面問聲“吃了嗎”,也不一定是問吃飯了沒有,許多時候就是打個招呼,你總不能說“穿了”吧?參加抗聯後也是一樣,慢慢地,見了團長會叫聲“團長”。這回沒團長了,見到上級要敬禮,忘了要受批評、被罰站,就覺得不習慣。記得我剛上隊時,也搞過佇列訓練,練著練著敵人來了。敵人沒來,練著練著一些人煩了,說練這玩意兒有什麼用?那練什麼有用啊?練射擊。練這個是真有用,戰場上一槍一個,那多直接、痛快呀。那教官也七長八短、千奇百怪。像山林隊出身的,那槍打得真準,大家也真服氣,可有的為了出手快,把匣子槍的準星鋸掉了,你說能教出什麼樣的射手?扔下鋤頭拿起槍,班長、排長、連長告訴你幾句,對了錯了的,你就在實戰中悟去吧。抗聯培養許多游擊戰人才,游擊戰與正規戰有許多不同,但軍事技術應該是正規的。許多人不說身經百戰,也是大小几十仗了,這回像個新兵似的從立正、稍息練起。

張瑞麟、李桂林老人說,我們是1944年初“過蘇聯”的,教導旅正在進行滑雪訓練,把我們看傻眼了。這東西不吃糧、不吃草,穿上“像箭打似的”(形容速度快),太好了。那時軍事訓練佔70%,還有政治教育、文化學習,你說這下子把我們落下多遠吧。好在這時不光蘇聯教官,就是一般戰士都能給我們當老師了。

李敏老人說,教導旅有60多女兵,頭一年讓我當護士。其實正兒八經的都是蘇聯護士,咱就是學習,多幹些粗活。第二年調到無線電營學報務。人力跑交通,幾天、十幾天、個把月,甚至幾個月跑一趟,這回幾分鐘就聯絡上了,那能不認真學嗎?李兆麟講藝不壓身,多學幾手,回國有用。學跳傘,選的都是身強力壯的,說我不合格,我去找李兆麟,他說你以工作人員名義跳。去伯力郊區飛行學校,先學一星期地面動作,然後聯絡從跳傘塔跳傘,半個月後就坐飛機上天了。我從小就愛跟男孩子玩打仗,哥哥參軍後就盼著當兵,沒想到這兵當到蘇聯來了,還上天了。飛機轟轟響,2000來米高吧,教官一揮手下去一個,像下餃子、扔土豆似的。剛下去頭朝下,傘一開就正過來了。手抓傘繩,風在耳邊呼呼響,山河大地越來越近。腳一著地,身上那汗像雨點子似的嘩地摔到地上,緊張呀,高興呀。有的風大,被傘拖著跑出好遠才能站住。有時被傘蓋住,拱半天才能拱出來。安全著地,就算合格了。

境內境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