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2 / 4)

裡,讀者可能會像筆者剛採訪時一樣,感到毛骨悚然了:怎麼能是這樣子呀?——再讀幾章就能理解、明白了。)

唉,不能說了,反正打程斌叛變就“起叛徒”了。今天說這幫投降了,明天說那夥叛變了,有的是敵人造謠,可那叛徒起得也真邪乎,叫人提心吊膽。那時當幹部操心哪,行軍、宿營得常查人數,少一個,怎麼回事兒?立刻緊張起來。拉屎撒尿也得盯著點,從尿道跑了呢?那人累呀,可能倒那兒、坐那兒睡著了,大冬天你把他忘了,那人可能就交代那兒了。這事過去也不是沒有,可這工夫就不能不往投敵、叛變上想。連程斌那樣的大官都叛變了,你敢給誰打保票?光想不行,得立馬改變行動計劃,重新“甩地點”(事先約定的部隊打散了,或分頭行動後的集合點),麻溜轉移。慢了,敵人可能碼著腳蹤就攆來了。你“埋溜子”(把腳印埋起來)也不行,日本子有狼狗,會聞味兒。

過去連裡搞教育,說想投降當叛徒,日本子也殺你、不留你。這話一點兒不假,桓仁“填大江”死多少人呀?新賓的“蘭白線”,鬍子頭,女的,可有名了,讓日本子抓去扔狼狗圈裡了。這回連程斌這樣的都不殺了,還給個官當,一些人的心眼兒就活動了。

第41章 濛江雪

北進

1936年,為打通與中共中央和關內工農紅軍的聯絡,開闢新的抗日遊擊區,1軍於6月、11月兩次向遼寧西部、熱河一帶西征。遭日偽軍圍追堵截,兩次西征失利,1軍喪了元氣。其時,敵人正進行東邊道“獨立大討伐”,主要目標是王鳳閣的義勇軍,使1軍得以喘息、恢復。七七事變,通化日軍全部調往關內,壓力自然相對減輕。而1937年東北抗聯的活躍,潛藏著的則是日後更大的危機,因為“集團部落”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活動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待到馮劍英、胡國臣、安昌勳、程斌等人陸續叛變,南滿的危機就陡然爆發了。

前面說了,游擊戰的要義,是敵明我暗,我可尋機打你,你卻抓不著我,也就打不了我。程斌叛變,這種狀態就在相當程度上不存在了,1路軍的戰略部署也被打亂了。

1937年7月中旬,即第一次老嶺會議後僅一個半月左右,南滿省委和1路軍主要領導人楊靖宇、魏拯民,再一次在輯安縣老嶺召集會議。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這是一次應對從未有過的危重局勢的緊急會議,必須快刀斬亂麻。當即決定撤銷1軍、2軍番號,將其編為3個方面軍和1個警衛旅。1軍2師和3師餘部為1方面軍,2軍6師為2方面軍,4師、5師為3方面軍,1軍教導團和2軍教導團、獨立旅為總部警衛旅。關於軍事部署,除留少數兵力繼續在老嶺山區堅持活動外,主力向金川縣河裡和濛江、樺甸地區轉移,並重新劃分了各部的游擊區域。

會後,即陸續開始了果敢而悲壯的北進。

隊伍動,敵人動,後邊跟,前邊堵,就想撿便宜,在運動中消滅你。交通要道都被敵人卡住了,部隊夜行曉宿,走山道。老天爺、土地爺都是朋友,凍不著,餓不著,帶的糧食吃光了,有野菜,包米也灌幾成漿了,煮著吃,燒著吃,有敵情就生啃,還解渴。

8月2日上午,楊靖宇、魏拯民率警衛旅和原1軍2師一部,進至輯安縣八寶溝,剛要宿營,發現敵情。前邊廟嶺,偽軍索旅步騎兵400多人,也是剛到,一個個汗流浹背,都把外衣脫下來掛在樹上,清一色的白襯衣,在綠樹青山中格外顯眼。

旅長叫索景清的這個索旅,軍官多是日本人,士兵多為蒙古族,裝備精良,頗有戰鬥力,被日偽當局稱做“滿洲剿匪之花”。自東邊道“獨立大討伐”從熱河調來通化,燒殺搶掠,特別是強姦婦女,老百姓一聽索旅來了,只恨爹孃少生兩隻腳。一個多月前,即第一次老嶺會議結束不久,索旅氣勢洶洶來“討伐”。魏拯民率2軍教導團襲擊蚊子溝偽警察分所,將索旅1個營引來,楊靖宇率主力在蚊子溝西南的傢什房子設伏,十幾挺機槍颳風般猛掃,再一個衝鋒,將敵幾乎全殲,光機搶就繳獲7挺。

索旅前方為埋財溝,溝東山坡上一條公路,與通往八寶溝的山路交叉。楊靖宇和魏拯民,將部隊埋伏在埋財溝公路旁的山坡上。張網等到下午兩點來鍾,在急風暴雨般傾瀉的彈雨中,埋財溝就成了“滿洲剿匪之花”的亂葬場,包括幾名日本軍官,只旅長帶少數人逃脫。

一路戰鬥不斷,10月中旬渡過渾江,來到臨江縣的外岔溝,準備越過四方頂子奔河裡。山黃水瘦,北風一陣冷似一陣。一架飛機在頭上轉著圈子,機肚子下冒出一股紅、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