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能力,不僅在南滿首屈一指,在全東北也是最強的一個。
自他到南滿以來,工作有很大成績,始終毫不懈怠的努力。在隊內、地方、黨內、南滿人民中,信仰威信均極好。自己一舉一動,個人的行為,亦為全體所欽敬。在忠實於黨及堅決執行黨的決定這一點上,位元委書記更要強些。
在運用游擊戰術方面,一年來也有很大進步。這表現於:已經不至於作冒險的戰爭,對於保護幹部上也已充分注意。開始自動的學會運用機動的戰術。不硬攻實打,不死守舊區,南滿各活動部隊相當能互相呼應。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本書引用的當年原汁原味的史料,有些僅為一己之見。由於各人認識能力不同,加上環境限制,難得從容調研,也就難免有誤。但是,上面摘自1936年7月26日《小洛關於南滿情形的報告》的這些文字,不在此列。
在東邊道採訪,筆者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老人對楊靖宇的敬仰。有老人說,一些被1軍收編的山林隊,也一口一個“俺們的楊司令”。
獨立師挺進東邊道前後,對外宣傳的重要話題之一,就是揭露國民黨不抵抗的罪行,山林隊都能接受。楊靖宇的河南口音,山林隊的人聽著不大習慣,反倒更讓他們覺得親近。張學良不抵抗,唐聚五等人抵抗一陣子也跑關裡去了,這些坐地戶把東北扔給日本子,也把他們扔了不管了。而楊靖宇這樣的共產黨大官,卻拋家舍業從關裡跑來打日本子,人家圖的啥?就憑這一點,他們就信服楊司令,信服紅軍。
涼水河子戰鬥後,一次與敵遭遇,黑燈瞎火,楊靖宇帶保安連5個人走散了。附近的“青林隊”聽說了,首領立即召集弟兄,說今兒個咱們豁出去這上半截,也得把楊司令接來,不能讓他有個閃失。
1936年5月,偽滿第1軍管區司令官、外號“於大頭”的於琛溦,釋出告懸賞500元捉拿楊靖宇。在撫松縣,敵人還用個假人頭示眾,說是“共匪司令楊靖宇”。又造謠說楊靖宇從蘇聯的海參崴領到78000塊大洋,自己蓋樓買地了。
獨立師成立時就沒有2團,2團是軍部和後來的1路軍總部的代號,有時又稱營部、大隊部,稱楊靖宇為營長、大隊長。從參軍要有保人,到士兵編號、軍部代號,1軍的防奸保密工作應該是最好的,還是被敵人鑽了進來。
旱蔥嶺伏擊戰後,部隊轉移到西河掌,楊靖宇命令參謀長高大山帶五個警衛員,將教導3連繳械,不管是誰,膽敢反抗,立即槍斃。3連長正在剃頭,高參謀長命令他整隊集合,隊伍剛站好,就被一支手提衝鋒槍和4支匣子槍逼住了。1師3團一個連很快趕到,將這個連看押起來。
參加了全過程的王傳聖,只是機械地執行命令,審訊後有人招供了,可把他嚇了一跳。原來3連的教官和軍部一個姓關的號兵,是敵人派進來的奸細,把3連長、1排長和軍部的史號長等等,拉過去十多個人。他們已經密謀好了,準備這天晚上首先殺害楊靖宇,軍部這邊槍響為號,教導3連即以“抓叛徒”為名包圍軍部,得手後把隊伍拉出去投降。
1938年春節前,軍部、教導1團和2軍的一個團,被日偽軍包圍在輯安縣四方頂子上。打了一陣子,楊靖宇指著東北方向的敵人,告訴教導1團政委黃海峰:這邊可能是雙岔河的馬營,你去打三槍,看看他們什麼動靜。
黃海峰去了,一會兒“吧——吧——吧”,三聲槍響過後,對面山上以同樣節奏回應了四槍——沒錯,是那個信“家禮教”的馬營。
“家禮”即“在家禮”,老百姓稱之為“家禮教”,是一種幫會組織,幫規小冊子封面四個大字“義氣千秋”,其成員遍佈各地各行各業。偽軍中當然也有。因其師祖姓潘,要了解某人是不是“家禮”人,就道“請問老大貴姓”,答曰“小的在家姓×,出門姓潘”,這就是了,彼此就以“左三老,右四少”的手勢行見面禮。如被人欺侮、毆打,高呼“俺姓潘的不是好惹的”,圍觀者中有“家禮”人,就要挺身相助,無論彼此有多大仇恨,一旦明瞭是同幫之人,都不能傷了和氣。戰場上當然也不能自家人打自家人,只是難以按常規辨識,就鳴槍為號,叫“打三老四少槍”。
這個馬營的營長是“在家禮”,部下也大多入教,這下子就沖天打朋友槍了。
歪脖子望山戰鬥,用歌“突破”敵圍,四方頂子再用“家禮教”制止敵人圍攻。
1939年“野副大討伐”中,日寇曾利用“在家禮”在東邊道和東滿地區進行“宣撫”,之後在熱河又如法炮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