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含有纖維的發水晶,含水泡的泡晶,形形色色,應有盡有。
水晶並不算是甚麼特別名貴的礦物,它是純粹的二氧化矽,俗稱石英。大多數的石英礦的形成,都在第三紀地質代,大約是七千萬年之前的事──那時,地球上曾有甚麼變化,人類一直在追尋,但也未有確切的結果。
可是,水晶這種六角柱狀結晶體的礦物,由於它的晶瑩剔透,自然而然成為工藝品的好材料。
在這裡陳列的,並非水晶工藝品,而是水晶原礦石。一大簇六角柱形的水晶結晶原礦石──通常被稱為“水晶瑙”,那是大自然奇妙之極的創造,在適度的燈光下,閃耀著變幻莫測、無可理解的光芒,顯示著地球作為浩瀚無涯的宇宙一份子,亙古以來的奧秘,迷人而又使人惶惑──感到在此千萬年計的歷史面前,人類的渺小。
所以,那個角落相當吸引人!
除了李加之外,還有幾個人在欣賞著,發出由衷的讚歎聲,用手指去觸控水晶的六角柱狀結晶。
在礦石標本之前,李加的話變得多了起來,神情也很興奮。雖然他的聲調並不高,本來只是對在他面前的人說話,但也可以使其餘人,都能聽到他的聲音。
所以在他開始說話之後沒有多久,其餘人的注意力,也被他的話吸引了過去。
(他就這樣開始了他要說的怪事,敘事的方法,可以說相當高明。)
他先走向在欣賞一組極大的紫水晶瑙的兩個人,指著那一大團紫水晶,像是不經意地說:“在兩位面前的,是一塊相當少見的蛋形紫水晶瑙。水晶在形成一群結晶體的時候,有兩種形成的方式:一種是普通形的,水晶的晶體在外面,和普通的礦石相同;一種是蛋形的,形狀如石球,有的大,有的小,在外表看來,表皮粗糙,只是一個石球,可是一剖開來,裡面就是極美麗的紫水晶結晶。”
他指的那一個,本來是一個大約直徑幾乎有兩公尺的大石球,被剖開了四分之一左右。燈光自被剖開處照射進去,照在結晶體上,泛起一層豔豔的紫色。石球的球質約有三十公分厚,全是長短不一的六角柱形晶體,球中心還有相當的空間,那空間中,就充滿了紫色流轉的光芒,看來極其美麗!
李加在繼續著:“在整塊礦石未被割開之前,是完全密封的,密封的時間,就是礦石形成的時間。而在礦石的球狀形成之時,若有甚麼東西被包在裡面,那麼,包在裡面的東西,也就有那麼久。”
那兩個人齊聲問:“會有甚麼東西被包在裡面?”
李加作了一個手勢:“通常是別的礦石,礦石由液體的岩漿凝結形成,溫度極高。第三紀在地質學上,是大約七千萬年前的事,有很多這種球形的礦石──不但水晶有,瑪瑙也有,會包著大量的水,那是礦物的形成過程中,析出結晶水的結果。”
聽他以他的專門知識,介紹那一大團蛋形紫水晶瑙,聽的人都很有興趣。當他停止說話的時候,沒有甚麼人插言,這等於在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他喝了一口酒:“這種大型的紫水晶瑙,都被用來作裝飾品,價值也相當高。這一個,當它被開將出來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標本,當時的收集者以高價買下的同時,和礦務公司說明,若是以後,發現了更大的標本,他一樣有興趣,務必請先通知他。前兩個月,我們在一個礦洞中發掘到一個更大的,比這個更大,不規則圓形最凸出處,直徑竟達三百二十七公分──”
李加在說到“三百二十七公分”時,手向上揚,比著高度,那幾乎是兩個成年人的高度了。
他同時道:“這是極罕有的發現,整個礦洞的人都圍上來看。我們也立刻想到了多年之前,對一個買主的承諾,所以在三天之後,把礦石運出洞來的同時,就寫信告知,有了這樣巨大的發現,可是,一直沒有收到回信。”
他說著,望著現在的屋主人,現在的屋主人有點歉意:“原來的屋主人,由於十分奇特的原因,不知甚麼時候才能回來,他曾委託我處理一切。我看到過你們的來信,但是,我不認為礦石的收集要繼續下去,所以沒有回信,想不到你親自來了──”
屋主人講到這裡,略頓了一頓:“要是那巨型的紫水晶樣本,價格不是太驚人的話,我可以考慮──”
李加一直在說著有關紫水晶標本的事,他又特地從巴拉圭來,猜他是為了兜售那巨型的紫水晶瑙而來,也十分正常。屋主人這樣講,也算是十分客氣,不應該算作突兀。可是李加一聽,反應十分特別,眨著眼,像是不明白這句話是甚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