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隱士:“這寶貝是甚寶貝,便知唐僧真假。”隱士道:“我這寶貝非凡,卻是有來歷的。”畢竟是何物,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
長老一念,真行者毫毛便拔不動。如退之開衡山之雲,萊公感雷陽之竹,實有此理。
妖精問著鬃毛,八戒便說夢話。正緣機心未熟。機心若肌膚,皮骨亦不是自家的矣。如何?
第二十七回 意正毫毛歸本體 心清慧眼識妖魔
妖魔把經櫃擔包,盡都送了隱士。你看行者、八戒、沙僧,假變了童子,扛抬出洞,走了到大路上,各人把禪杖挑著,押著馬,直往前行。走了幾里.行者忽然“呀”的一聲,八戒問道:“師兄,怎的又動了機心?”行者道:“我們只顧得了經擔,便忘記了寶貝之說也。”八戒道:“正是。我也只圖挑著擔子,便不曾問道者,替我們取了經,卻是甚麼寶貝?叫我們騎著馬,取與妖魔。”行者道:“師弟,我們既哄出櫃擔,且尋那個安靜之處,藏躲了,待我湊合道者去來。”行者說罷,他仍變作童子,幾個走到洞裡。
見那妖魔等著寶貝來,忽見童子空手而至,乃問道:“寶貝在那裡?取得來了麼?”行者機心最巧,便答道:“我院主寶貝有幾件,不曾問明白,取那一件,故此前來,請問個明白。”假隱士會其意,乃道:“是我藏在寶廂內,那件好寶貝兒。”妖魔問道:“這寶貝有何好處?”假隱士道:“靈臺上團坘一物,似菱花如月光輝。
不拘真假是和非,對面時絲毫不昧。”
妖魔聽了笑道:“原來是一件鏡子。這鏡子果然照出人的是非真假,童子快去取來。”行得又做意道:“院主鎖在寶廂,封記甚固。我等不敢擅開。且是唐僧的徒弟,那孫行者手眼極快,萬一搶了去不便。”假隱士道:“童子也說得是,待我自已取來,與大王照這唐僧們真假。”妖魔依言。假隱士辭別出洞,與行者復了原身,大笑道:“妖魔縱要蒸和煮,根把毫毛值幾多?”道者笑罷,乃叫行者們:“挑著擔子,從容走來。我先行趕你師父並我道友老僧。”行者依言,與八戒、沙僧押著馬垛慢慢前行。
卻說鳳管妖帶了幾個小妖向前趕那唐僧。只見一個老和尚隨伴在林中歇足。這老和尚他卻認的是靈山比丘僧,只因他當年隨大鵬聽法,故此知識。鳳管不敢輕犯,乃變了一個妖妖嬈嬈婦人,走到林中,向老僧拜了幾拜道:“二位老師父,是往何處去的?”老僧答道:“是前路望施主的。”妖精又問道:“從西來有幾位唐僧,乃是我家舊相識。聞知他取了經回,我丈夫備下齋供伺候請他。叫我帶領幾個家童替他搬取行李,等了幾日不見到來。二位老師父相貌卻像那唐老師父。”老僧道:“這是我同伴道友,卻不是唐僧。聞知那唐僧師徒,挑著經擔老老實實走路也罷,卻遇著妖魔。師徒們弄假設詐,把經擔被妖魔搶去,師徒又捆在洞,那妖魔要蒸煮吃哩。”婦人道:“我也聽得說,有個孫行者神通變化,他拔下了毫毛,假變唐僧經擔,愚了妖魔前來了。”老僧道:“娘子,你不知我還有同伴一個道友,他知的真。”鳳管妖聽了老僧說,便辭了老僧,回到路上。只見一個道者走來,他見這道者是靈山優婆塞,仍變了婦人,上前行了一個禮道:“老師父,你可曾見幾個取經回來的長老麼?”道者問道:“娘子,你問他怎的?”婦人道:“他當年上靈山,路過此山,在我家住宿。我丈夫被個妖邪迷成一病,感他師徒救好。近聞他取了經回,備下齋供接他。方才又聞說唐僧們被妖魔搶了經擔,捆在洞中要蒸吃。他卻被甚麼孫行者神通變化,把毫毛假變唐僧經擔,愚哄了妖魔,脫身來了。”道者笑道:“娘子,你耳聞不如我目見。唐僧師徒,果然被妖魔捆在洞,經擔也搶在洞。只不曾拿著孫行者,故此被行者變假耍騙哄了去。誰知有個陸地仙與妖魔相厚,他見孫行者弄假。卻就也假變了唐僧經擔、馬櫃,哄了孫行者,出洞前來。已把唐僧蒸了,他們受享過了。經擔真的,送了陸地仙去了。”
鳳管妖聽了,怒從心上起,乃辭了道者,說:“原來虎威魔們,乘我出來查真假。他卻與陸地仙把真唐僧吃了。”帶著小妖急回洞來,卻好遇著孫行者們挑著真經擔前來。小妖見了道:“魔君娘子,前面是唐僧徒弟們來了。”鳳管妖笑道:“這正是陸地仙假變的,哄了孫行者來了。小妖們,可上前探問那長嘴大耳的和尚,看他怎樣答你。”小妖依言,走到八戒面前問道:“和尚,你們可是唐僧經擔,還是假變了來的?”八戒聽的答道:“假的,假的。”鳳管妖聽知是假,乃回到洞中。
虎威魔問道:“娘子探聽是真是假?”風管妖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