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蓯臘樟恕�
每一個隱於山林者,大概都想著能夠被明君請出山的那一天,不然,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他們為何都選擇在山野中小隱呢?
東邪也許並不屬於隱士中的一員,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五絕中最值得肯定的。
趙昕一直覺得武俠小說中有一個隱性悖論,人們最喜歡看的就是那些最開始平凡普通的一朝撿到什麼武功秘籍,最後苦練武功成了大俠,這樣的小說在網上也叫做升級流。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平凡普通到文化水平絕對不高的人,即便拾到了武功秘籍,他就真的會練嗎?
且不說越是高深的武功越是晦澀難懂,就說那練功過程中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的走火入魔,一個沒接觸過此類武功的人能夠那麼輕易掌握嗎?
想當初他得到北冥神功和小無相功的時候是何等興奮,但是翻開書一看傻了眼,裡面的行功路線且不說,那個背背經脈圖,再努力找準位置,若是還不放心直接找個大夫學學也能過關,但是其他的問題,單純形容,單純浪漫主義描述的文字,根本沒有具體圖譜的武功秘籍,若不是確定這是一個武俠的世界,趙昕真的想要吶喊一遍這種東西真的靠譜嗎?
再想想凌波微步,因其是以易經為基礎的,若是不會易經,即便能夠按圖示找到方位,卻也容易有謬誤,武功一途,若是錯之毫釐,便是謬之千里,哪裡是輕易學得?
所以,即便五絕之中丐幫的洪七公可能文化水平最低,趙昕也不敢小覷,認為他是大字不懂一個的乞丐。天下乞丐那麼多,為何就單單出了一個洪七公?這其中的原因難道不應該猜測是否與文化程度有關呢?
沒有師傅手把手地教,一個普通人即便得到了絕世秘籍,也不會在練武上有多麼大的成就。
第一世的自己不就是如此麼?得到了逍遙派的武功,自以為無人知曉很是自得,誰想到,不過是保定帝的輕輕一推,鳩摩智的輕輕一點,他就喪了命。這其中固然也有疏於防備的原因,但歸根到底還是他武功練得不夠好,不然,高手的真氣反彈也不是空口說說的,哪裡會那樣糊塗喪命?
第二次再練逍遙派的武功,說實在的,這武功在射鵰英雄傳裡頭也可以算作是神級的吧,但是結果怎麼樣,他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練習,十幾歲的時候真真正正是練了十幾年,即便招式跟不上,內功也應該跟得上了,結果還不是敗在黃藥師手下,還是人家未曾動用全力的時候。
這一次,他確定自己練得比上一世更好,至少某些地方又有了新的感悟和體會,但是跟郭靖比試的時候仍然有些不能隨心的地方,若不是招式精妙,郭靖也沒拿內力壓人,最後也唯有認輸一途。
三世,少說也有幾十年了,他也不認為自己是那種天資極差的,再差能差過郭靖麼?且,他自認也足夠努力,有哪個能夠從嬰兒時期就開始苦練內力,日日不輟的… …每每想到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辛苦,卻至今也不敢如獨孤求敗那樣自謂再度敵手,其心緒之複雜卻是難言。
所以,這一世明知道是神鵰俠侶的世界,知道那隻通人性的大雕,也知道獨孤求敗還有劍法傳世,但是他卻沒了去尋的心思,貪吃嚼不爛,他既然確定了自己不是那種天賦異稟的人,那便還是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吧。
這輩子是皇子,爭皇位才是最要緊的,武功一途,能夠如他這般,也是皇帝史上獨一份兒的了,說不定以後還能夠把逍遙派的內功直接定為皇家內功流傳子孫,也如大理段氏一樣,甚好甚好。
想到終於登上皇位的情景,還有以後的雄圖大志,趙昕一個人忍不住低聲笑起來,心中那莫名的挫敗感頓時清空,對皇帝來說,武功從來不是最重要的,這一世,依舊練武,但到底還是努力學習治國才是正經,否則便是不務正業了。
VIP最新章節 16襄陽
黃藥師是一個好老師,但是耐不住時間短,才平靜了不到一年,襄陽那邊兒就傳來了訊息,當然,這訊息不是經過朝廷的渠道傳來的。
“怎麼可能,蒙古大軍怎麼可能一直圍困襄陽,不是… …”
這則訊息讓趙昕驚詫莫名,上次郭靖來的時候也沒有這麼說啊,而且朝廷上一派歌舞昇平,哪裡來的這樣的訊息。
莫名的錯亂感生出,朝廷和江湖,好像真的是並行著的兩個世界,互相可以看見,但互相併不侵擾。
“已經圍困一年多了。”黃藥師淡淡地說,蒙古對大宋的企圖誰都知道,唯獨朝廷上不聞不問,只願意求一個虛假的太平盛世,對蒙古時常犯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