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嘛,為什麼在他鬧天宮的時候不阻止他?】泠心裡的疑問沒有得到解答,因為悟空終於轉過身來道:“師父,小泠兒,三太子,就在這吧。俺師傅當年最執著就是要到得西天取得真經,如今若要在靈山以外的地方舉行葬禮,怕是不合他的心願。”
菩提見他眼裡毫無生氣,寬慰道:“功德佛的真靈已被為師收好,等有機會,便為他謀機會轉世輪迴。”
悟空苦笑了一聲:“轉世、投胎、輪迴,盡忘前塵,有的人能夠自欺欺人,告訴自己那個人又回來了;只是對悟空而言,魂雖是那個魂,但人,真的不是那個人了~”
悟空說得淒涼,無意還觸動了殷澤芝、泠對於轉世的心事,前者惦記著不知下落的孃親,後者想起當初地藏菩薩所說的離恨天無礙居士的話,不禁都黯然神傷。
“猴子叔叔,你來幫功德佛穿戴好衣冠吧。”泠把衣服遞了過去。
殷澤芝也強笑道:“用九龍神火罩吧,我會控制好火焰強度,功德佛那麼好的人,一定會留下舍利的。”
悟空細心幫師傅撫平身上的每一個皺褶,擺成盤坐的姿勢,一手捏著數珠,一手豎在胸前,自己最後深深地行了大禮,忍悲道:“三太子,開始吧!”
火光重重,悟空再難按捺情緒,痛哭失聲。菩提祖師表情肅然,合掌念起《往生經》:“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殷澤芝收起九龍神火罩,不知是否旃檀功德佛有靈,地上赫然是四枚大小不一的舍利,悟空揀出一枚交給泠,讓他有機會轉交給敖玉,收好另外三顆,那哀莫大於心死的樣子,看得另外三人都很擔心。
“真擔心大聖會就這樣一蹶不振。”靈臺方寸山整個都是菩提祖師的洞府,可以移動,原先在南瞻部洲,現在又飛到東勝神洲的某處深山裡,殷澤芝與泠現在就呆在山洞外的一塊青石上,憂心忡忡地看著不遠處蹲在樹上發呆的悟空。
“《世說新語》裡有個故事,在南瞻部洲的東晉時期,有個大人物叫桓溫,他行軍入蜀,到三峽的時候,部伍中有個年輕計程車兵抓了只小猴子玩。他們的船在行進,猴媽媽在岸邊一路跟著一路哀叫,跟了百餘里的路,突然跳上船後就死去了。好奇的人剖開母猴的肚子,發現猴媽媽的死因是她哀痛得腸子都一寸寸斷裂了。那位大人物聽說這件事後十分生氣,下令重罰了那個士兵。凡人把這個故事總結成了一個成語,叫做肝腸寸斷。猴媽媽是猴,猴子叔叔也是猴,想來猴族的感情一定都是激烈豐富的,猴子叔叔現在的表現,也是自然。”泠道,“我們現在不要打擾猴子叔叔,他需要時間來哀悼逝者,泠相信猴子叔叔會復原的,因為當時在大雄寶殿上,他可是說過要當靈山的敵人這句話呢!”
“因為仇恨,悲哀會被埋藏起來,當復仇完畢之後,悲哀恐怕又要如潮水一般將人淹沒。”殷澤芝低聲道。
“三哥說什麼?”泠沒聽清,追問了一句,總覺得三哥剛才的表情有些悲涼
殷澤芝掩飾道:“沒什麼,只是在想如果出現了最糟糕的狀況,過段時間大聖的情形還沒有好轉,該怎麼辦。”
☆、第 144 章
方寸山上有那麼一棵古松,經霜不老,翠色如故,高聳接天,這一個月來,樹頂上常站著一隻人模人樣的猴子,目光迷離地眺望遠方。
樹下是茵茵綠草,還伴著幾叢在其底下好乘涼的灌木、幾株傘蓋也似色彩豔麗的大蘑菇,蘑菇上平躺著一個攤手攤腳的慵懶少年,視線牢牢盯著猴子。
樹上自然是悟空,樹下自然是泠,殷澤芝似乎另有要事,陪著二人住了三個月就告辭離開,前幾天來看過他們一回,發現悟空還是沒什麼起色,嘆息了一回,同泠敘敘離情,小住幾日又匆忙走了。方寸山的主人菩提祖師回來後就閉關在斜月三星洞裡,萬事任他們自便,頗有幾分道家無為的意味。
泠把悟空當作自己的責任,在猴子叔叔緩過來之前,除非十萬火急的大事,他就打算當個跟屁蟲,免得猴子叔叔萬一突然想不開,搞出跳崖投繯,抑或撞樹投河的慘事來——儘管可能性小之又小。
半年裡,悟空也不管泠在身後遠遠近近地跟著,成日裡如行屍走肉一般,有溝會跨,有水會涉,有果子能啃,有地方能睡,好像活得還成,但眼睛總是直愣愣的,有時候盯著條小溪,或者摘了個果子,都會無端端落下兩滴淚,恐怕想起過去西天取經的日子了。
【多愁善感真的樣子真的很不適合猴子叔叔!】泠的眼神掠過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