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我就不在這裡介紹了。因為他實在是太博大精深了,我說不完的。
奇門遁甲: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念組成。
“奇”就是乙、 丙、丁三奇;
“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
“遁”即隱藏,
“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甲”是在十干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門遁的佔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徵三才。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已,庚,辛,壬,癸六儀)。
這樣,根據具體時日,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以佔測事物關係,性狀,動向,迭擇吉時吉方,就構成了中國神秘文化中一個特有的門類…………奇門遁甲。
學習奇門,首先要學會如何用局,其次是要掌握九宮八卦的象意,第三就是關於人盤八門和天盤九星及神盤八神了。
“奇門遁甲”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一門秘術學問,也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以如意控制對方為主的命運學,在古代中國它被稱為帝王之學,其中奧秘是極端守秘的,不得洩露於外人,如果一般人盜用,經發現者斬首勿論,所以它可以說是秘傳中的秘傳。 因此,它深深地埋沒在歷史的淵底,由於它的可怕,師父只親口傳授弟子,單線傳下來,至今解它的人非常少。
所以,奇門遁甲可以說是無名的終極必殺技了。
(嚴格說起來,無名不是現在的我們知道的道派。她更像是隱世的超高階人才培養基地,類似孔明。可惜的是,高階人才還沒能出去幾個……)
當寧川真正接觸到《易經》,才發現,原來文明古國的稱呼不是白白得來的。
她的源遠流長,她的博大精深,不是你一朝一夕就能知曉的。當你揭開她的神秘面紗,你就會被她所深深吸引。彷彿是置身於茫茫宇宙中,研索不盡;越是瞭解一點,就越覺得自己瞭解的太少,就愈想知道更多……
對於像寧川這種傳統知識斷層的現代孩子來說,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奇、神秘而又令人嚮往的。中國文化自成一體,政,經,文都有其獨特魅力。寧川覺得現在社會太過繁雜而又枯燥,享受的只是現代化的物質生活;他現在過著的是深遠悠長而又有質樸韻味的精神享受。
寧川的願望是所有的科目都能學會,為此,他將更加努力。而東閣的其他人,已經開始學習他們所選擇的一種或幾種科目。
三巨頭則是,季雲全修,這一點正是和寧川一樣的;季令全修卻側重的是醫術;季揚全修側重的是佈陣。
寧川的修習時間也有所調整,早上寧川不再去廚房幫忙了,改到了傍晚。
因為卯時三刻(大約早上六點)到辰時三刻(約八點)是行氣練功之時。巳時至午時(大約是九點到下午一點)是研習《易經》之時。未時至申時(大約是兩點到五點)是東閣弟子們研習自己所好的科目之時。戌時(大約七點都九點)則又是練功行氣之時。
這樣一來,寧川就更忙了。然而,休沐之日,他要做事也更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只有兩個小時的課,我儘量再更新一章……等我!
呵呵
記得冒泡!
27
27、身體的鍛鍊 。。。
休沐之日。
寧川早已不再是短髮,可是他的頭髮也不算太長;他偷偷的給剪了的,留著太麻煩又不能全給剪了。所以他就折中留了有一尺多長。
就算是這樣,他的短髮的優勢也沒有了,他只能更早的起床,藉著在廚房幫忙之便,可以早早的把自己收拾好。
這四年裡也不是沒有人在休沐之日去找過寧川,寧川也只是推託說自己在修習。別人雖說有許多疑問,可是作為寧川師父的召雨卻只是笑了笑,未曾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