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踉丁�

《周禮》中也說過:“鼓行鳴鐲,車徒皆行。”很明顯,這裡的“鐲”不是那種手上的裝飾品,而是某種指揮行軍的樂器,跟鼓一樣。從“鐲”的金字旁可以看出,這種樂器材質為青銅。

以上,都是倉空大學期間聽古代漢語老師上課講過的內容。但那位老師從沒說過,先秦時的手鐲應該叫什麼。《說文》裡也沒提,想來儒家出身的許慎認為此乃婦人飾品,不足道也。

倉空穿越之後,清虛道德真君傳授甲骨文,他才知道後世的手鐲在此時叫什麼——“琢”。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琢本來是加工玉石的意思,掏空玉石,形成中空玉環,又在不損毀材質的基礎上鏤刻花紋,實在是一件很考驗玉石雕琢手藝的事情。久而久之,這樣的飾品就被稱為“琢”了。即便不以玉為料,而是以檀木、象牙、金銀等為材質,也是如此。

“單叫‘琢’也不好,既然大小隨心,就叫如意琢吧。”倉空想了想道。

“不好,”清虛道德真君皺了皺眉,“法寶做到大小隨心並不難,難的是控制大小變化的範圍。譬如禹王昔年所用定海神針,出於太清師伯爐中,約有鬥來粗;二丈有餘長,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可隨主人心意縮小至繡花針模樣。變化這般劇烈,方可稱得上‘如意’二字。”

“那……”

倉空自己是個取名無能的人,但是他也不想讓自己家老爺來取名——開玩笑,看看“倉空”這個道號就知道清虛道德真君取名能力如何了!他要是取個“飯島琢”、“小澤琢”之類的可怎麼辦?

“不如叫金剛琢吧。”倉空想了片刻,還是不要臉地剽竊了老子未來法寶的名字。

“嗯,這個名字可以。”清虛道德真君點了點頭,“畢竟是給童子用的,淺白了些也無妨。”

“……為什麼感覺你在嘲諷我。”

“說起來,這位大商太師聞仲枉稱金靈弟子,真是不識貨。”

嘲諷完了倉空,清虛道德真君又把矛頭指向千里之外也能躺槍的聞仲:“此寶的材質可不是普通的精金——這是昆吾山精石!又名赤鐵、赤銅、昆鋼,鑄造出的寶劍割玉如泥、鋒利無匹。想來是殷商不知從哪裡得來的,結果沒遇上識貨之人,被他們放在國庫裡。聞仲居然用它來打造了一枚鼻環,功效還如此單一,委實暴殄天物。”

“赤銅?”倉空忽然想起了什麼,喃喃背誦,“《山海經》雲:‘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

“正是這個赤銅!”清虛道德真君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為師沒有白教你,當初講‘昆’字時引用的山海經經文,你都記得很清楚,善哉。”

倉空有些愣怔,不是因為清虛道德真君誇他一句,而是他想到了所謂“昆吾山赤銅”的另一個名字:“昆鋼”。

顧名思義,“昆鋼”就是昆吾山之鋼,也就是昆吾赤銅。隨著語言文字的發展,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古代的一個字就表示後世許多字的意思,譬如“昆”,表金屬的時候其實就是後世的“錕”字。

昆鋼,也就是錕鋼。

“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

倉空剛才還想著金剛琢的名字,《西遊記》里老君的話自然歷歷在耳。

“錕鋼煉的牛鼻環,我這還真成金剛琢了。”

他有種吐槽自己的衝動。

正文 第10章 沖和之境

“時候差不多了,倉空童兒,你戴著金剛琢開始習練沖和功吧。”清虛道德真君如是吩咐道。

“是。”

倉空按捺住好好把玩一番金剛琢的念頭,認認真真地開始練功。剛一開始,立馬就發覺了不對。

三個月的內外功兼修,讓倉空的感官都變得敏銳起來。譬如說前一日在南伯侯府,月黑風高,也沒有燈火照明。他卻能把四周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在變化的不僅是常人說的“五感”,還有冥冥之中的“直覺”。倉空上山的第二個月,他就發現自己對外界似乎有一種奇異的感覺,有點像是雷達掃描,隱約間能感知四周圍不遠處的情況,在腦海裡組成畫面。但這種感覺非常模糊,類似於學校投影儀的畫質。上次遇到黃飛虎時,還徹底失靈了一回,讓他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捱了一槍。

按照清虛道德真君的說法,這就是日後修行人“神識”的基礎。

但當這金剛琢戴在胳膊上,倉空覺得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