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他一準兒挨說。

兩人商定去趟金國,再往北行。

行者無疆,何況他二人可謂無懼他人。

入夜,殷梨亭問:“你沒想過跟嶽凡一樣?”其實殷梨亭自己正在糾結一身本領不該浪費在江湖,他前世不曾報國,也是因家中父輩只他一個獨子不許他有此心思。

殷梨亭很少提到武當,楊北一時發愣,回道:“你若想,我陪你就是。”楊北直接把話題繞還殷梨亭,心道他要堅持他陪著就是。

“我看師姐這樣,也不像要廣收門徒。在武當的時候,師父總告誡我們量力而為。古墓派行事不按常理,我們除了習武,就沒再做過什麼。”

“你現在只是殷小六,不再是殷六俠了。而況就算你要行俠仗義,我又不是不答應。我們之前不也是這樣做的,你還愁什麼。”楊北不解。

“也是。和從前一樣隱姓埋名未嘗不好。”殷梨亭又說,“你說我們上回放走那個金國人。這回我們去金國,是不是可以手刃一些權臣高官?”

楊北立馬心虛起來,殷梨亭這是受什麼刺激非要保家衛國了,之前不也安安分分做自己的江湖人。要是被殷梨亭知道他們上回放走的是金國的六王爺,樂子可就大發了。楊北可不似這些原裝古人,對朝廷一派忠誠,當然,也不意味著他要叛國。

想到郭靖那憨態可掬的小身板,楊北一時傻眼,莫不是他身邊的人最終都要走上愛國之路?冷不丁打了個哆嗦,楊北自覺這輩子都離愛古代的國很遙遠。

忙說:“可以可以。我會護著你的。”

那天下五絕都不曾有過這樣心思,怎麼偏就殷梨亭以為單靠個人之力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呢?不

排除五絕一個個都不是行事走常理的人,但要殷梨亭變得跟日後的郭靖一樣,楊北只能打起精神守在殷梨亭身旁。

卻說這兩人踏進金國治下後,不免同時想起日後的元廷。兩個朝代,都不是漢人治下,多少有些相思之地。

楊北記不清歷史,但也知道金朝已到暮年。蒙古人已而將戰刀揮向金國,逼得金國京城遷都。

一個朝代走向末路時,新的朝代即將升起。他二人比誰都清楚,已而出現許久的成吉思汗,恰是會讓元朝如旭日般初升的英雄人物。

殷梨亭雖有心干涉歷史,但也知南宋同金朝一般,都不過曇花一現。蒙古鐵騎,便是到了後期積弱之時,也從不可小覷,而況現今蒙古正煥發出勃勃生機。這也是殷梨亭會說只殺金國高官的原因之一,他從後世而來,多少信些鬼神之力,不敢貿然改變歷史。大趨勢不變,小改動未為不可。

此時的金朝,相比南宋而言,依然強大不少。單就宋朝尚文輕武一點,便能預知在金國和蒙古的雙重壓力下,宋朝日後會如何。

楊北此來京城,不過存著看看另一個主要角色現狀的心思。相比郭靖的天然呆,楊北對疑似滑頭的楊康很有求知慾。

殷梨亭對楊北竟然好奇王府的心思很是納悶,倒也跟在楊北身邊一同去了六王府。

夜探六王府時,楊北頗是得瑟的看著和牛家村裡一模一樣的小院。不斷腦補著原來劇情果然是個神,這都能讓完顏洪烈留著包惜弱死都不放。

看到小屋時殷梨亭一時呆了,好好的王府明明這麼華麗,怎麼會有個這麼破舊的小院?且這小院,沒有記錯的話,合該是當年楊鐵心的家。殷梨亭轉頭看見楊北的怪樣,暗道楊北大概知道原因,回頭得問問。

楊北看到院門口一個男孩探頭看著小院時,猜測這大概就是楊康。果然比郭靖養眼不少,模樣酷肖包惜弱,不然楊北也不會作此猜測。

“你來這兒到底為何?”離開後,殷梨亭問。

“探訪故□子。”

“你說那院裡便是楊夫人?院門口那孩子便是楊康?”殷梨亭可沒忘記郭楊二人當年給自家孩子起的名字。

“正是。”楊北琢磨了會兒,決心還是把話說全,“我後來才知道,我們那日相救的少年,恰是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

“什麼!——”殷梨亭忙問,“

那楊家夫人孩子怎會到了這裡?”

“我也不知,不然也不會好奇。”楊北撓撓頭,他確實不明白完顏洪烈的行為。

殷梨亭果然不再發問,只在心裡好奇。

天下之大,果然無奇不有。

待到二人在街上不經意碰見丘處機後,二人的疑問才算問對了人。

丘處機正到了教授楊康武藝的日子,不料剛到京城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