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4)

並不意外張無忌轉換話題。宋青書精通兵法,自然知道趙敏帶來了五百名元兵,絕無可能躲過明教義軍的巡查,這湯和十有八九是與趙敏勾結了。然而真正讓他意外的是,張無忌竟無力徹查此事。只見他微微蹙眉,隔了一會方輕聲回道:“若要徹底掌控明教義軍,只憑一個教主之名恐怕是鞭長莫及。”此事,他上一世便已看得分明,只是那時張無忌一顆心全掛在趙敏的身上,對明教的基業卻是毫不在意。他死以後在武當山上又見張無忌,那時張無忌已與趙敏喜結連理,瞧他的神色平和,想來也並無遺恨。只是眼前的這個張無忌既有雄心壯志,宋青書瞧在五叔的面上總要略提一句。

回想方才喜堂上的一幕,楊逍、範遙二人是明教左右使,在明教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他們一個看不透湯和的苦肉計,一個又被朱元璋花言巧語所欺瞞,反而仗著在教中地位處處擺老資格,張無忌雖對他們仍然客氣,心中卻已很是膩味。殷天正年紀老邁,殷野王雖有心計,卻又眼界不深。張無忌非但對義軍的控制不力,便是身邊也沒有多少得用的人手。然而張無忌在武當山上見過宋濂之後,便已吩咐常遇春暗中尋找他所知的一些明初文武功臣,等找到他們方可慢慢著手讓他們逐漸頂替楊逍等人在教中的事務及地位,甚而藉助他們之力慢慢控制義軍。此事,張無忌早有成算,便只漫不經心地答了一句:“多謝宋師兄提點。”又單刀直入地問道,“聽聞朱元璋此人宋師兄也曾有一面之緣,不知宋師兄對他看法如何?”

宋青書沉吟片刻,老老實實地道:“梟雄之才!”

張無忌見宋青書的神色間略有遲疑,便又笑著說道:“宋師兄有話不妨直言,你我同門兄弟,沒什麼是不能說的。”

張無忌待他這般殷勤,宋青書卻也並無自得,又遲疑了一陣方略帶疑惑地問道:“為何偏偏是朱元璋?”方才喜堂上,楊逍至少有一句話是說對的。如今明教義軍中韓山童最為勢大,行事也最是張狂。這次張無忌成婚,他非但自己沒有到,便是兒子也沒有到,只派了他軍中的一名微末小將帶了賀禮前來道喜。

宋青書有此一問,張無忌的神色愈發詭異,隔了一會方低聲言道:“若是我說,在上一世最終是他得了帝位……”眼見宋青書勃然變色,張無忌再接再厲又添上一句。“而與他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不是元廷,是……陳友諒!”

宋青書猛然一驚,登時站了起來,直直地望住張無忌。

張無忌見他面無人色,便又續道:“宋師兄,你以為你救了七叔,便僅僅只是救了七叔?一切都變了!從你殺死陳友諒的那一刻起,我們眼前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張無忌的這番話,宋青書卻並不害怕,他畢竟不是未來的人,對眼前所發生的一切沒有所謂的“歷史不可更改”的敬畏。真正讓他害怕的,僅僅只是張無忌。宋青書沉默地望了張無忌半晌,忽然言道:“你究竟是誰?為何會知道這麼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縱然上輩子的張無忌與他一般重生,也不會將性子徹底改變判若兩人。可若不是原來的張無忌,他又為何知道那麼多?

張無忌見宋青書如此糾結於他的身份,不禁啞然失笑。“宋師兄,你應該很清楚,只要你不曾行差踏錯,我絕不會將你前世所為說出去,你怕什麼?”

宋青書見張無忌始終不肯吐露實情,卻也不再堅持追問。他自己便是重生了一世,深知天機不可窺測,對張無忌的詭異來歷接受地卻也比旁人更快些。隔了一會,他深深地喘過兩口氣,沉聲道:“那麼,你又在怕什麼?朱元璋又如何?陳友諒又如何?我能殺了陳友諒,你便壓不住一個朱元璋?要如何當一個名副其實的明教教主、義軍首領,甚而將來主宰天下,你應該比我清楚。我這個當師兄的,幫不了你什麼。”

宋青書此言一出,張無忌登時靜默了下來,這才發覺自己原來是過於焦躁了。一次次陷入原著劇情卻不能做出分毫改變,對明教和義軍的控制愈發乏力,都讓他心頭煩躁,唯恐最終也要無可奈何地走上原著主角的舊路。而縱然他最終排除萬難取得天下,三權分立之法也畢竟從未在這片土地施行,如今只是略提一句便已有諸多反對之聲,倘若真正施行了前方又會有多少困難在等著自己,張無忌更是毫無頭緒。張無忌知道,自己終究是有些慌了。此時被宋青書一語道破心中迷障,他只覺豁然開朗,難得語出誠摯地道謝。“多謝宋師兄提點。”怎知宋青書竟微微側身,不肯受他的禮。

張無忌心知宋青書對他始終心有芥蒂,他也不以為意,反而極為好奇地追問。“我與宋師兄情誼寥寥,宋師兄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