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這是在幫朕解決辦法,還是在幫朕揪貪官呢?”
不懂捂著嘴:“糟了,說漏嘴了!我忘記大明百官都很窮的!啊糟了糟了……不過也沒事,反正他們各個屁股後面都不乾淨,又因位高權重,皇上還動不了。現在正好讓他們大出血,免得他們還敢亂來。”
“這樣解決,很好。”朱厚照淡道,“不過老師的這個辦法,終究只是權宜之計。”
不懂一頓。
他已經聽出了朱厚照這一句話裡殺伐之氣,整顆心都忍不住跳了跳:“皇上是想與瓦剌開戰?”
朱厚照頷首。
他的目光掠過不懂,掠過窗外,掠過遙遠的天幕:“不是現在。”
“現在朕方才繼位,文官內部勾心鬥角,兵部則對朕懷疑甚多,而各路藩王尚且蠢蠢欲動。先解決這些。總有一日,朕要令大明足夠強大,然後揮軍——復我河山!”
六月,京都熱的像個火籠。
餘宗海一案完美解決,瓦剌收到那十萬兩黃金,勉為其難將餘宗海放了。反正只不過一個監軍罷了,該問出的訊息也都已知道了,再抓著也沒什麼大用。
朱厚照將巫大勇降為兵部侍郎,並罰俸三年,命原兵部侍郎之一暫代尚書一職。
一切都照常,朱厚照也開始為戶部上呈的新俸祿表糾結頭疼。
蒲公公卻在此時帶回了一個不算好的訊息。
——寧王以皇帝之名,調集江西兵馬前往京城。六日後,江西守衛將軍覺得此事不大對勁,是以越過寧王,請示朱厚照,是否當真有這麼一回事。
朱厚照批閱奏章的手一頓。
他將筆放下,微眯了眼睛:“你說,寧王以朕的名義調集兵馬趕往京城?”
“是。”
“除以朕名義外,沒有任何命令?”
“沒有。”
“江西守城將軍最初以為是朕的命令,是以帶兵前來。現在過了六日,他才覺得奇怪?”
“是。”
朱厚照揉了揉額頭。“告訴那守城將軍,自寧王拿出兵符那日起,他便是寧王手下,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服從寧王命令。朕不需要有二心計程車兵,這個天下也不需要陽奉陰違的將軍,懂了嗎。”
“再召寧王、不懂、李東陽、謝遷,六部尚書入宮,朕有要事相商。”
作者有話要說: 過度章,這章寫的挺糾結的。主要這章要引出“一株茶花引發的一場血案”,“各路藩王造反這麼逗寧王知道嗎”,“瓦剌小王子辣麼逗大皇子知道嗎”這3個課題,所以既不能不寫,我又不想寫= =。。
於是拖拖拉拉這麼久磨出了3000字Orz。
總算要進入各路藩王造反的劇情了,碼的好捉急!
☆、十三章
寧王很快就到了。
他到之前,已聽暗線彙報了朱厚照說的那些話。
天知曉他究竟要怎樣緊緊攥緊手指,方才能剋制住心中的動容。
寧王深吸一口氣,略略平復心境。
現在朱厚照又是為了什麼喚他入宮呢?非但喚了他,還有不懂,六部尚書。
朱厚照說的那一番話究竟是為了穩住他、命他入皇宮後再對他發難,還是為了其他不得不說的理由?
寧王猜不透。
他的心已一點點沉了下去。片刻之後,便如同死湖一般,波瀾不興。
他很快就知道了朱厚照叫他們入宮的理由。
朱厚照說:“朕命人叫你們來,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只是鄭遼韓吳四王,將於十日內造反。”他丟下這樣一個大炸彈,然後好整以暇對不懂一笑。“老師,你怎麼看?”
寧王豁然抬首,凝視朱厚照。
“哎呀,當初皇帝老伯病重,他們一眨眼就到了,我當時就知道他們想造反了。”不懂揮了揮手,不耐煩道,“現在不過是確定了在十日內嘛……什麼?他們將在十日內造反!”
不懂說到這裡驟然停了下來,滿面驚悚。六部尚書也反應過來了,各個見鬼似得瞧著淡定無比的朱厚照。
朱厚照頷首:“對,沒錯。”
不懂驚呼:“這事皇上又是怎麼知道的?”總不會四位藩王高調宣佈要造反吧!
朱厚照聞之轉頭,對寧王眨了眨左眼:“自然是有高人告訴朕的呀(ω<)☆ !”
寧王:“……”忍住忍住千萬不能打他!媽蛋快忍不下去了怎麼破!
不懂:“……”糟又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