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劍聲事件圓滿解決,接下來康熙又交給小寶一項任務——派小寶去造訪吳應熊。
說來這吳應熊也挺可憐的,由於行刺之夜,沐王府的人丟下的武器全都印著吳三桂的標誌,所以在真正幕後黑手沒有找到前,吳應熊就被康熙軟禁起來了。現下,康熙警示吳三桂父子不要擅自輕舉妄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也是時候給他們顆棗吃,安慰安慰這些人了。
吳應熊聽說欽使到來,忙出來磕頭迎接,將韋小寶接進大廳。
韋小寶道:“多日不見小王爺,近來可安好?”吳應熊道:“卑職近來甚為惶恐,敢問公公刺殺皇上的反賊可曾找到?”原本在康親王府中,吳應熊自稱“在下”,近來吳應熊連著被軟禁近一個月,銳氣被削了不少,見韋小寶今日奉旨而來,連聲自稱“卑職”。
韋小寶聽聞吳應熊的話微微搖頭,吳應熊好生失望。正想方設法表清白時,便聽小寶正顏道:“不瞞小王爺說,在下已經不是宮中的公公了。原本我進宮便是皇上安排的,做太監也是假的,只為抓住鰲拜而已。現下朝中已經知道這件事,但小王爺足不出戶,沒收到訊息也是正常的。”
吳應熊聞言賀喜了小寶一番,又小心翼翼地舊事重提,詢問起幕後的反賊是否已經捉拿。
韋小寶冷笑道:“你實話實說,那晚你一共派了多少刺客進宮去?”
吳應熊聞言立即雙膝跪倒,向著天連連磕頭,說道:“皇上待微臣父子恩重如山,微臣父子就是做牛做馬,也報答不了皇上的恩典。臣吳三桂、吳應熊父子甘為皇上效死,決無二心。”
韋小寶這才笑道:“起來,起來,慢慢磕頭不遲。小王爺也不想想,皇上如此英明,怎可能冤枉忠臣?”
吳應熊站起身來,道:“卑職父子仇家甚多,此次必是仇家陷害的奸計。還望韋大人大恩大德,在聖上面前給卑職父子分剖明白。卑職父子的身家性命,都出於韋大人所賜。”
韋小寶忙擺手道:“小王爺,給你在皇上面前剖白幾句,也不是不可以。實不相瞞,皇上也不太相信刺客是出自平西王府,只是如今缺乏證明你們清白的證據罷了。那幾個刺客被磨折一個多月,也該說實話了,我今日下午就去好生審問他們一番。”
吳應熊聞言大喜道:“全仗韋大人搭救。”
韋小寶心中竊笑,口中只道無妨,問吳應熊道:“那麼依你看,這次陷害你們的人有可能是誰?”
吳應熊思索道:“我覺得李闖餘逆,雲南沐家的餘黨最有嫌疑。他們心中懷恨,什麼作亂犯上的事都做得出來。”
韋小寶點頭不語,吳應熊見狀,忙給門前的侍衛做了手勢,而後又隨口聊了些李闖餘逆,雲南沐家的情狀。過不一會兒,小寶準備離開,而門口的侍衛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楊溢之。
這楊溢之是吳應熊手下第一得用之人,之前二人曖昧的一幕還被韋小寶撞見。小寶只當作沒認出他來,依舊與吳應熊談笑風生,但眼睛的餘光卻注意到,楊溢之似乎遞了什麼東西給吳應熊。
果然,到了門口,吳應熊連連作揖,道:“吳家滿門百口,全仗大人援手救命。此點孝敬之物,還望大人不棄。”
言罷,從衣袖中取出一個大封袋來,雙手呈上。
韋小寶當下作揖還禮,口中道:“小王爺何必如此見外,我無非是盡力而為,也不知管不管用。”但手中卻不含糊,直接收下了那個封袋。
吳應熊和楊溢之恭恭敬敬的送出府門。韋小寶在轎中拆開封袋一看,竟是十萬兩銀票,猶豫了一陣,最終還是將其中五萬兩銀票揣入懷裡,餘下五萬兩仍放在大封袋中。
韋小寶回宮後,先去上書房見康熙,回稟已然辦妥,而後從懷中摸出封袋,說道:“他感激得不得了,拿了許多銀票出來,一共五萬兩,說送我一萬兩,另外四萬兩,要我分給宮中昨晚出力的從位侍衛,皇上,你瞧——”
那些銀票都是五百兩一張,一百張已是厚厚的一疊。康熙笑道:“你一萬兩銀子一輩子也使不完了。餘下的銀子,就分了給眾侍衛罷。”
韋小寶心虛道:“皇上,這五萬兩銀子,都賞給侍衛們好了。我只告訴他們這是皇上的賞賜,何必讓吳應熊收買人心。這傢伙帶來的金子銀子可真不少,見人就送錢,未必安著什麼好心。”
康熙本來不想冒名發賞,但聽到“收買人心”四字,不禁心中一動。一邊點頭道:“你說得是。這些銀子,就說是我賞的好了。”一邊暗自高興,心想:“小桂子竟將這五萬兩銀子盡數賞了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