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的苦日子就來到了。信發出不到兩個月,李建國就被換了工作,負責經貿委的收發工作,也就是看大門的工作。人家領導也說得是,大學生就是要培養多面手,要從最基層的幹起。
李建國就這樣一干又是兩年,他倒很安心,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多看書學習。直到有一天,有兩個貿易公司的老總開著當時江西南昌第一部的“勞斯來斯”到經貿委接領導去吃飯,李建國才知道那就是他寫信反應情況的副省長的公子。
李建國知道了原因,也憤怒了。接下來的兩年,李建國仍然不動聲色當他的門衛,一邊卻暗暗收集批文腐敗的事實證據。他開始的意思可能只是想把江西的事情擺平,還自己一個公道就算了,可是後來他鑽得越來越深,開始了秘密的全國性調查。他的調查結果後來被直接送到了中央,內容不詳細,但是據說對於中央廢除批文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真了不起呀,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聽得入神的阿華由衷地嘆道。
不錯,想想他只是作為一個地方貿易部門的門衛,要對全國的貿易部門腐敗進行調查,很不容易的。在他的報告中,列出了一些鐵一般的事實。例如他就貿易部門的幹部利用批文撈錢,雖然無法拿出具體證據,可是他卻透過列舉資料告訴中央,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國務院外經貿部共有24名主管批文的處長副處長,現在有二十名家屬擁有五百萬家產,其中六位老婆生小孩子時,是直接送到美國去生的,雖然花費幾十萬,但孩子生出來就是美國公民,又逃避了中國的計劃生育,也為孩子未來到美國發展鋪墊好。他還指出,廣東福建等沿海開放省份的經貿部門主管批文的處級、科級幹部,基本上都下海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