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的日子……
******
六月,正是最熱的時候。
翰林院,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太監,一身熱汗,氣喘吁吁按著腰,幾乎都快哭出來了:“各位爺,行行好,告訴我林翰林到底去哪兒了吧,奴才已經找了兩圈了!再找不到,陛下發起火來,奴才可吃罪不起啊!”
“不是讓你去工部找嗎?”
“工部說,今兒小林大人沒過去……”
“那戶部呢?”
“林大人都沒在戶部待著,小林大人就更不會去了……”
“林家呢?”
“奴才連賈家都跑過了……”小太監真的要哭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哀嚎:“林翰林啊,你到底在哪兒啊!再不出來,奴才的命都要沒了……”
“額?誰在找我?”一個睡意朦朧的聲音在人群外響起,人群迅速讓出一條道來,林楠揉著眼睛進來:“你找我?”
小太監喜出望外,一咕嚕爬起來,道:“奴才終於找到您了,快跟奴才進宮吧,皇上可等了不少時候了!”
林楠哦了一聲,道:“我先去洗把臉。”
小太監扯了他便走,道:“來不及了,等上了車,小的服侍您洗……”
進了宮,沒見著陛下,倒是先看見了在外面閒逛的他爹。
林如海甚是不悅:“怎的現在才來?”
林楠先前在車上又差點睡過去,現在依舊睡意朦朧,看見他爹狠狠揉了兩把眼睛,精神了些,才道:“藏書閣那地兒涼快,兒子看書看乏了,就地趴了會兒,估摸著是那地方太偏僻,一時沒人注意……後來要不是顏逸把兒子叫醒,都不知道有人來找。父親,陛下叫我來做什麼?”
林如海淡淡道:“前些日子來了幾個百濟和戎狄的使臣,你應該知道吧?”
林楠點頭。
百濟名義上是大昌的屬國,但向來只稱臣,不納貢,甚至每年使者過來,大昌還要賞賜不少東西,以顯示我天朝的氣量。林楠向來不喜歡這一點,氣量什麼的,顯示給自家的百姓好了,便宜了那些人,他們也未必感激,還當你是二傻子呢!不過這種情況,在大昌以前就有了,大昌也是沿用前朝的慣例維持邦交,且每年賜的東西也不算多,比起前世大宋足以傷筋動骨的“賞賜”不可同日而語,是以林楠也沒在這上面多話。
百濟向來仰慕大昌文化,連官服都是仿大昌而制,且雖有自己的語言,但高層卻以會用大昌文字語言為榮……更有甚者,有百濟人的讀書人,來我大昌應試,若是中了舉人進士什麼的,比在百濟考中了還要風光,回去以後便能得大用。
至於戎狄,則和百濟全然不同,乃是披髮左襟的遊牧民族,與大昌關係時好時壞,其中壞的時候一多半,兩國在邊界上時有衝突,大昌建國以來,大的仗也打過不少次,目前尚算是和睦時期,只是戎狄民風彪悍,看著關係似不錯,但說不得什麼時候就又打過來了。
不過,這些都是鴻臚寺的事兒,和他一個小小的翰林院編纂沒什麼關係吧?
只聽林如海頗為厭煩道:“這次同使節同來的,還有一個百濟的王子,自視甚高,說是要參加大昌的科舉。陛下告訴他,要科舉還要等三年,結果那王子胡攪蠻纏,說他不遠萬里慕名而來如何如何……可是總不能真的為了他一個,再來考一次吧?這樣將大昌的科舉置於何地?後來陛下實在被他夾纏不過,就答應讓他與大昌計程車子一較高低,若是他贏了,就封他做個進士。”
林楠聳聳肩道:“不過就是個進士,給他就給他唄!反正他又不在大昌做官。”
林如海不理他,繼續道:“那王子就問,那我要是贏了狀元,是不是就可以做狀元了?”
林楠瞪大了眼,道:“這樣就把我叫來了?那咱們大昌也太沒面子了吧?”
林如海道:“當然不是,殿上正好有二皇子和四皇子帶的幾個伴當,當下就有人說,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和狀元比試的,要先比過他們,才有資格和進士比,比過了進士,才有資格和狀元比。”
林楠奇道:“能上得大殿的,哪個不是飽讀詩書,不至於連個番邦人都比不過吧?”
林如海白了他一眼,淡淡道:“誰說是比詩書了?”
林楠啊了一聲:“他不是想當狀元嗎?不考詩書難道還考打馬吊嗎?”
林如海道:“他出了一道題,沒人能解出來,陛下只好說,到底是遠道之客,這些規矩就不必提了,直接同狀元比行了,於是就把你推出來了。我懶得在裡面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