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了,村民們給的稻草蓆子他們照收不誤。軍人們也得吃喝住,軍營也要燒柴火取暖。

第32章 接收

收完水稻,水田裡還有村民以前養的泥鰍田螺,村裡的人們在忙完白天的活後,可以去田裡撿田螺撈泥鰍。村委說了,這個不算是村裡的私產,大家誰撿到就算誰的,只是不許發生爭搶行為。說是對為秋收辛苦勞作的大家一種犒賞。

反正以後有幾年不能正常種田,村委不怕這些人把田毀了。這些田地村委們打算過幾天用機器壓實壓平,在上面蓋一些溫室大棚。

傍晚下了工的人,現在都不急著做晚飯了,而是匆匆往肚子裡塞了點零食,就趕往水田裡,捋起褲腳撿田螺捉泥鰍。弄回來的泥鰍田螺用水養兩天,添些作料炒了,那味道鮮美得可以吞掉舌頭。村裡的人對收穫這批泥鰍泥螺的喜悅之情,更甚於前幾天的豐收稻穀。

大崗村的人去鄰村幫忙建立了幾個專業的大糧庫,鄰村的村民除了給他們一些農作物當報酬外,還給他們送了泥鰍田螺過來。聽說大崗村裡的人現在喜歡吃這些,他們自己都沒怎麼吃,把能收到的都送過來了。村委分了一些給軍營,剩下的就讓食堂全做了,犒勞幫忙建造鄰村糧庫的人。

鄰村的村民組織人去醫院體檢看病的時候,也送了一些給醫院。送來的時候,他們是用打通了幾節竹節的長竹筒,添了水一筒筒裝著的。他們還在筒口套上竹網套,再放在水桶浸泡著用推車送過來,說是方便院長分派給醫院裡的員工。

這份心意真是讓人好生感動,醫院裡的工作人員幾乎要抹眼淚了,還狠狠地流了幾把口水。

年越從醫院裡得了一份,爺爺也得了不少別人送上來的孝敬。邵家的飯桌有好幾天都有這倆菜。過了幾天除了田螺全吃光外,年越把家裡收的泥鰍烘乾了收藏起來,不讓邵文柏再吃下去。這玩意兒太滋補,自從邵文柏在家裡吃了幾頓後,他可受了不少罪。

秋收裡最重要的水稻收完了,村民們接著把村子裡剩下的零星農作物一併收上,像邊角地裡的地瓜、土豆和芋頭之類。這些都是小頭,村委們就不管了,讓原住村民們各管各的自留地。地瓜收得晚,是因為地瓜葉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原住村民一直留著。哪怕地瓜藤老了,還可以煮了餵豬去。地瓜收上來,村裡人家除了留一些小的,大的都曬成地瓜幹或做了薯粉條。

芋頭收了之後,芋頭的莖杆也有用,村民們是拿來切段醃成芋苗酸,做好後拿點糖和辣椒炒著就很好吃,口感酸爽辣脆,當白粥的配菜猶佳。原住村民們向來喜歡這個菜,哪怕在處理芋頭莖杆時手容易發癢,也會照做不誤。

就在大崗村的人埋頭收拾地裡的作物時,村委們收到上邊政府的電話,說讓大崗村幫著收留一些老外,都是M國那邊的大使館蒐羅到的人才。

邵家在軍中的族人邵安陽也打電話回來,說希望大崗村再幫忙接收一些從國外回來的軍人及其家屬。他們一直在國外替政府從事一些秘密活動,因為任務特殊,最後才被政府召集回來。他們撤回來得晚,政府的安排有些騰挪不開。而且有幾個人還曾是邵安陽的同事或手下,所以為著私心,邵安陽希望他們能得到妥善安排,如果大崗村能安排得下就最好,如果不行,他再讓另外兩個邵家兄弟避難點來幫忙。

村委們又連夜開會,把村子內牆裡僅剩的土地規劃了一下,就組織村民們日夜開工,同時去鄰村又拿了點土地,繼續搞基建。他們跟鄰村商量好了,到時候軍人和軍屬來了就在他們幾家村子裡安置,接受當地村子的管理。為了幾個村子合作愉快,大崗村給他們一批淨水器和空氣淨化機作為交換。

政府傳送的生存指南手冊說得很清楚,未來幾年空氣不會好,要注意保持室內流通空氣的質量,最好配置空氣淨化機或過濾器。聽說是軍人和軍屬,其他村都同意了,也幫著建房子和更多的配套工程。

年越和邵文柏把山下本來預留著自住的蘑菇房子也清空出來,準備給那位在軍中的族叔邵安陽的朋友住。那朋友跟邵安陽曾經共事過,兩人過命的交情,邵安陽尤其重視這位兄弟的落戶,跟村委交待又交待,邵文柏就把這事攬下來了。

夫夫倆把蘑菇房裡的一部分庫存物品放在窯洞房和山洞裡,剩下一些食品和物品就打算留給邵安陽的兄弟一家用。

兩人清理的時候,年越發現了幾箱安全套,而且還是特別訂做和包裝的,保質期比一般的長很多。

“怎麼這裡也有,你也準備得太多了吧。”年越捶了他一拳,山上有山下有,聽說秘密倉庫也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