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下的泥土,將它收入懷中,將手中一把平平無奇的木劍轉了兩圈,“嘖”了一聲道:“陰魂不散。”
原來這少年正是程潛。
匆匆五年如彈指一揮,昔日稚子已經長成了翩翩少年,且幸運地應了當年“溫柔鄉”中大師兄初見時所贈寄語,果然並未長殘。
眨眼間,密林中已有四五個人將程潛團團圍住,為首那人其貌不揚,面如黑炭,正是張大森。
張大森上青龍島之前,真元已經有所小成,因此在散修間一直頗有名氣,他使一手雙頭戟,心氣本就高傲,整日裡還有一群不成器的散修沒完沒了地捧他的臭腳,於是變本加厲地翹起尾巴。
“又是你這小子,”這五年間,張大森與程潛的積怨非但沒有解,反而愈甚了,一見程潛就不禁咬牙切齒,“識相的將東西交出來。”
程潛雙手背在身後,木劍垂在身側,有一下沒一下地在腿上輕輕敲打,臉上恰如其分地露出一點“聽不懂狗在吠什麼”的困惑。
張大森其人,一向擅長張牙舞爪,若是別人與他對罵,他心裡還能好受些,可是每每對上程潛那一臉無動於衷的四大皆空,他都感覺自己能活活氣出兩撇鬍子來。
與張大森同來的一人對著程潛冷笑道:“小道友,你若是聰明,就快點將‘烏篷草’交出來,要是硬不低頭,我們也只好不客氣了。”
聞言,程潛立刻轉向他,只見那少年端平木劍,對著那說話的人恭謹有禮地一低頭,抱拳道:“不敢當,指教。”
這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態度,讓圍著程潛的幾個人對視一眼後,立刻默契十足地一擁而上。
這幾人一出手,便清晰地分出了主攻的、輔助的、偷襲的與包抄後路的等等角色,而程潛應對起來竟然也毫不慌張,遊刃有餘。
顯然,對於這種圍毆,雙方都已經算是輕車熟路了。
那張大森雙頭戟橫掃出一團罡風,將程潛牢牢地困在其中,後面三人緊跟著壓上,最後一人繞到程潛身後,大喝一聲,長刀順著程潛的脊柱直上直下。
程潛頭也沒回,只見他手中木劍如靈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