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叫范增聽著這話,定要大吃一驚:項羽除非必要,皆是十足十的剛愎自用,完全聽不進不姓項的人的話。
哪怕是被客氣稱一句‘亞父’的他,也常只被當場耳邊風,不予採用。
哪知還有項羽親口詢問部將見解的時候?!
偏偏得此殊榮的呂布渾然不知這有多難能可貴,項羽既問,他便狡猾道出了偷偷夾帶的真實心思:“章邯既是個做慣人臣的,又頗有幾分能耐,唯獨不適合居秦之地,做那雍王——大王何不將司馬之位許之,帶至身邊?想必他也願意得緊。”
章邯既已投降楚軍,又因降卒被坑殺之事而絕了後路,必然只能依附項羽。能留在項羽身側做一楚國高官,可比在倍受仇視的秦地做王要來得安心。
項羽渾然不知,自己已徹底被呂布的詭計給繞了進去。
也是因他自矜甚高、又有楚軍之橫掃天下的威勢,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還有被人嫌棄堂堂左司馬之位的一天。
聞言,他凝神沉思片刻,覺確實有幾分道理,竟真順著呂布的話繼續問道:“那依奉先看來,秦都應封何人?”
好!上當了!
呂布強壓大喜,謊話和甜言蜜語張口就來,徹徹底底地拿出了當初他在董賊前屈膝的本事:“前秦之都,四塞之地,擁王霸之資,如此重地,豈容他人鼾睡?可鎮此地龍威者,非大王莫屬。”
項羽一聽他老調重彈,不由皺眉,言簡意賅道:“不妥。”
聞此斷然否決,呂布卻是神色如常。
——項羽反對不奇怪,要他能被自己輕易說動,當真舍彭城、遷王都到咸陽來了,那才叫天上下紅雨了!
然而項羽究竟是要傻乎乎地東歸彭城,繼續以彭城為楚國王都;還是忽然開竅,決心留在關中之地懷柔民心,化解仇怨,以徐徐佔下這沃野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