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強大的對手,贏得了最後的勝利。“盧比利”迫切而激動地開啟了存放寶物的匣子,然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匣子里根本沒有什麼寶物,唯有一張寫有字的紙條:“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
這些精彩片斷就是四年後嘉禾補拍的《死亡遊戲》電影中後半部分的打鬥鏡頭,然而真正讓人深思的,卻是“盧比利”在紙條上看到的那句箴言:“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
當“盧比利”帶著滿身傷痕步履蹣跚的走下高塔時,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死亡遊戲的設計者的跟所有人開的一個玩笑,還是他送給“盧比利”的一份禮物?這句冰冷而富含哲理的箴言,是李小龍想要告訴人們的話,還是他在歷經人生起伏坎坷後的心聲?
我們不知道李小龍在設計這句過於經典的臺詞時究竟是怎麼想的,但是從“盧比利”疲憊而複雜的神情中,我們似乎能夠看出一些端倪——在開啟匣子的那一刻,“盧比利”就是李小龍,李小龍就是“盧比利”,兩人的經歷、情緒在一瞬間完全重合,“盧比利”歷經艱辛闖關而上的過程,不正是李小龍生命不息、奮鬥不息的最好寫照嗎?
也許在那個時候,33歲的李小龍已經看透了人生的真諦,他很清楚二十年來過度練功、過度依賴藥物給自己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清楚在美國檢查時發現的腦部異常意味著什麼。但是他不能退,甚至連片刻的放鬆都不能,因為他是李小龍,他是所有中國人的偶像,他必須以一個堅強勇敢的形象來示人。
正如很多名人經常感慨的,一旦站在鏡頭前,我就不再是我自己,而必須為自己所扮演的這個戲裡戲外的角色承擔一切,不論所說所做是不是出自本心,都必須把這個角色扮演好。而李小龍扮演的,也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的李小龍,而是大眾需要的,不容玷汙的那個英雄李小龍。
對大多數明星來說,真實的自己和鏡頭前的自己往往是兩個人,而對李小龍來說,兩者已經合二為一。為了扮演好“那個”角色,李小龍付出了很多,也犧牲了很多(尤其是潛在的健康),但是這些付出和犧牲,卻是他心甘情願的,甚至已經成了他生活的本能。即便知道最後的結果,他也無怨無悔。
因此,當紙條上的這句話在李小龍身上得到驗證時,請不要感到意外,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命運的魔咒,看在李小龍看來,它卻是必然的結局。當一個人將生死看透,生,也就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死亡,無非是命運的一場遊戲。
拍攝完《死亡的遊戲》高潮部分的打鬥戲後,李小龍陸續送走了他的朋友們。沒過幾天,好萊塢華納電影公司的副總裁溫特杜爾就從大洋彼岸給李小龍打了一個電話:“我們想拍一部中國功夫電影,劇本已經寫好,缺一個主角,我們覺得這個主角非你莫屬!”
溫特杜爾的電話當即就打動了李小龍。李小龍對香港的感情是複雜的,沒有香港,沒有嘉禾,就沒有現在的李小龍;可在他看來,不論香港的事業有多麼紅火,好萊塢才是真正能夠讓他大展拳腳的地方。李小龍的性格中不允許失敗的存在,當初,正是因為在好萊塢發展不順,李小龍才會回到香港,一邊提升演技,一邊積累名氣,為重新殺回好萊塢做準備。
李小龍在返回香港前曾許下三個願望:一是弘揚截拳道,讓中國功夫傳遍世界;二是讓中國電影打進國際市場,讓全世界觀眾都認識中國電影;三是在好萊塢影片中飾演主角,奠定中國演員的國際地位。從《唐山大兄》到《精武門》,再到《猛龍過江》,他的前兩個願望已經實現:透過這些影片,李小龍不僅成為美國武術界傳奇式的英雄,截拳道也被全世界的武術愛好者所熟知。而且由此帶動的中國功夫也由美國西部向東部突進,逐漸成為熱潮。繼美國的功夫熱之後,歐洲、拉美、澳洲也開始掀起功夫熱的高潮。這種世界性的中國功夫熱,又反饋到東南亞的華人世界,使得華人再度對古老的中國功夫熱衷起來。中國的功夫片也一度成為中國電影的代表。
三、一場死亡的遊戲(4)
現在,時機已經成熟,自己不但已是國際知名的功夫巨星,也擁有了不輸於任何好萊塢當紅明星的實力,決不能放過這個彌補心中最大遺憾的機會。於是,李小龍毅然決定將《死亡的遊戲》暫時擱置,立刻飛往好萊塢與溫特杜爾會面。
會面進行得十分順利,會面的產物《龍爭虎鬥》,也讓李小龍的第三個願望得到了實現,整個好萊塢都開始關注李小龍,關注中國功夫,一股轟轟烈烈的中國功夫熱,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歐美。關於李小龍返回美國拍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