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牌,瓦解陳豨的銳氣。
劉邦看到,代地的守尉並不是真心跟著陳豨造反的,而是被武力脅迫的。所以他打出了了第一張政治牌。
這是一道赦令,赦令中寫明趙代吏民只要主動棄暗投明,一律既往不咎。還沒開打,卻先下赦令,劉邦的水平可真不是蓋的。要知道,謀反這種大罪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加入,是沒有回頭路的,如果沒有這道詔令,他們就得一條道走到黑,跟朝廷拼個魚死網破。劉邦自己是從造反起家的,因此,他深通造反者的心理,只要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還是願意放下武器,走向光明的。
第一道赦令下去,很快便見了奇效,原本被迫加入陳豨謀反大軍的人們開始陸陸續續迴歸政府的懷抱。
劉邦的第二張牌是叫周昌挑選來四個趙地的壯士,充任前鋒將領。
為了把這四個人弄得服服帖帖,劉邦想了個辦法,他先將他們謾罵一番,然後再好言善語,再封他們做千戶,為前鋒將軍。劉邦先罵後捧,恩威並重,那四人一驚一乍,對劉邦自然服服帖帖。
劉邦之所以封賞四個毫無戰功的趙地人做千戶,目的在於調動當地人奮勇平叛的熱情,用現代軍事觀點來看,可以這麼來看,把敵人消滅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這也是一張非常高明的牌。
劉邦的第三張牌說來不太光彩,但非常的管用。這張牌叫賄賂。
陳豨的僚屬很多是商人出身,商人重利輕別離,他們會跟著陳豨混,一是覺得有利可圖,二是出於無奈。當劉邦拿出重金招降陳豨的部將時,又是一大批前來歸降。
儘管劉邦這幾招收到了奇效,但陳豨畢竟在代地經營了數年,還是有點本錢的,再加上韓王信的助陣,漢軍還有惡仗要打。
漢高祖十一年元月,劉邦調集的兵馬陸續趕到,大軍分別由曹參,夏侯嬰,樊噲,灌嬰,周勃,柴武統領,採用甕中捉鱉的戰略,圍剿叛軍。
結果在意料之中!
貌似勢頭很猛的陳豨沒能抵擋住漢軍的圍剿,不到一個月,就一敗塗地,兵敗之後,陳豨逃到了匈奴。此戰,陳豨幸運地逃了,但韓王信及其部屬卻全軍覆沒。
叛軍被擊潰,劉邦留下週勃守代,自己則親率大軍班師。在回軍的路上,劉邦考慮到趙代二地土地過於寬廣,決定將代地恢復為代國,立年僅七歲的第四子劉恆為代王。
誰會想到,劉邦的這一不經意的決定保住了大漢王朝的血脈?
劉邦率軍回到洛陽的時候,呂后派人送來一封信。
信上的內容,讓劉邦愣住了!
韓信死了,韓信死了!劉邦抓著信件,來回不停的踱步,表情時而欣喜時而陰沉!
他想起初見韓信,想起登臺拜將,想起與韓信徹夜相談,想起垓下之戰等等場景,彷彿歷歷在目。他很欣賞韓信的才能,但也很害怕韓信的才能。他打心底裡感謝韓信,這大漢江山,有一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韓信的功勞太大,大得甚至讓劉邦幾乎寢食難安。劉邦不是沒想過殺掉韓信,但是他實在下不了這個手。而現在這位愛將,卻先走了,這個時候,他反倒有些不捨。
韓將軍,或許這就是你的宿命!安息吧!朕也是被逼無奈。劉邦心裡感慨道。
說起韓信的死,呂后與蕭何是主謀。
劉邦率軍出征後,據說韓信意欲給陳豨做內應,他會釋放囚犯,攻進宮裡去,殺掉呂后和太子。而這件事是由韓信舍人欒說弟弟向呂后密告的。欒說受了韓信的責罰,心中怨恨,便派遣弟弟去呂后那裡告密。
呂后接到密報,大驚。呂后在各種險惡的環境中早就磨練出非常敏銳的政治嗅覺,她深知這種事情絕不會空穴來風,韓信對朝廷早有不滿,那是人所共知,謀反並不奇怪。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個人不能為我所用,遲早會對我母子造成威脅,晚除不如早除。呂后暗暗地思索著對策。
危急時刻,她想起了老成持重的蕭丞相。她趕緊召來蕭何,告訴他事情的原委。
一場由呂后蕭何聯袂導演的陰謀正悄悄地展開。
他們布好了陷阱,就等著獵物一腳踩進去,而他們的獵物卻對此一無所知。
呂后派遣心腹吏役假扮劉邦派來傳捷報的信使,從城外繞進城內高呼捷報。群臣聽聞捷訊,按規矩都前往宮中表示慶賀。韓信得報,心中一度鬱悶,反倒稱病不去。
蕭何見韓信不來,於是假借探病為名,去韓信府上拜會,一見到韓信,蕭何便說道:將軍不過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