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確實有人這麼幹過,比如後晉的石敬瑭就向契丹稱兒皇帝。但劉邦那時代,這幾乎不可能發生,雖然打了敗仗,但也沒到這麼賤的地步!
前兩條被否決後,只剩下第三條可以選了,這也是劉敬真實的計策,它也是漢朝的第一大基本外交政策—和親,打個比方的話,和親政策就相當於現在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那麼,採用和親政策的好處在什麼地方呢?
對於這個問題,劉敬是這樣解釋的:把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匈奴單于礙於漢朝的面子,將以公主為閼氏,如果公主生了兒子,單于又會礙於漢朝的面子,將兒子立為單于,那麼以後的兒子就是皇帝陛下您的外孫之類的親戚,陛下再派遣道學家教他好好學習文化禮儀知識,他就能認清搶劫可恥,孝敬光榮的道理。以後漢匈再互通有無,便再也不會有戰事了。
劉敬的話,咋聽下去,理確實是這麼一個理兒!可仔細分析下來又不對勁。誰說公主就一定能被立為閼氏?誰說她就一定能生兒子?生了兒子能立為單于嗎?當了單于就一定會規規矩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孝敬長輩嗎?
劉邦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劉敬盡挑好的說,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和親政策上,也不靠譜,但目前來講,這也算是一個比較現實有效的政策。
採用這個策略,一則向匈奴說明我是不想打的,你看,我都來找你聯姻來了。二則也表示真要打,也好,我奉陪,不就是嫁你個女人嗎?
至於方子究竟對不對,還得看療效。
劉邦採納了和親的策略,劉敬馬上說道:臣請出使匈奴,訂立和親之約!
劉敬敢於主動深入虎穴,決不是一時衝動的,他很清楚僅靠嘴皮子那點兒功夫就封侯封地,不是什麼長久的事,誰知道劉邦是不是一時衝動呢?他要覺得不值或不該的時候,找個茬什麼都可以收回去!所以,該出力的時候還得出力,該冒險的時候還得冒險,最好能挨點板磚出點血讓人家看到物有所值,這才保險。
劉敬隨即被賜予使者符節,帶領數百人的隊伍向匈奴王庭進發。
劉邦則繼續率軍回撤。
在回撤的路上,劉邦惹了一件事,差點釀成了禍端。
劉邦路過趙國,趙王張敖本是承襲父親張耳王爵的,功勞並不大,而且張耳曾與劉邦約為親家,所以他一直把劉邦視作恩人。
那時候,趙王張敖與魯元公主還並未大婚。
雖然還沒有成親,但他早已把劉邦視為岳父,所以準備了一套重大的歡迎儀式並出城三十里迎接他未來的岳父,張敖的態度十分恭敬。
可劉邦被圍了七天七夜,心中窩了一肚子火,早就想找個出氣筒,眼見這位未來女婿唯唯諾諾的樣子,心中暗罵:這種廢物怎麼還能做我大漢的諸侯王?
在這一刻,連日的鬱悶徹底爆發了,怒火直往腦門上撲。
他不但對張敖的恭順視而不見,反倒不斷地找茬!
他喋喋不休的明裡暗裡罵個不停。
劉邦的罵功那可是相當有水準的,想當年他在道上混的時候,這嘴皮子功夫,可沒少練過,罵起人來,可以不眠不休不打結不短路,被他罵過的人除了心靈上受到極大的創傷後,大都會在心中燃起想找塊豆腐撞死的慾望。
光罵也還難以體現劉邦的水平,據說把他惹毛了,他會一個猛虎跳牆,直接蹦到人家脖子上去,邊罵邊揪人耳朵,狠一點還拿牙齒咬。要是你帶著帽子的話,那就更慘了,帽子一旦被他拽下來,他定然會扔在地上,踩上幾腳,然後腰帶一解,一泡熱乎的黃湯下去,刺啦一聲,你得當場吐血。如果剛好碰到他在洗腳,說不定一盆洗腳水下來,準保你從頭鹹到腳,拿著舌頭舔舔,你還得哭喪著臉奉承他道:味道好極了!
張敖他知道岳父好女色,特地把寵姬送給他,但劉邦領了女人卻並沒領情。張敖有苦難言,誰叫他是岳父呢?而且是岳父陛下呢?
嗨,招誰惹誰了!
其實,張敖還是沒想明白,劉邦並不是生氣,他是在故意找茬,他不是要侮辱趙王,他看中的是趙王的王位。
張敖是忍下去了,可趙相貫高,趙午實在看不下去。他們原本是張耳的屬下,性情豪爽,但十分衝動。
要不是劉邦的身邊守備森嚴,他們準提了把斧頭進去把劉邦給大卸八塊了。
劉邦走後,貫高,趙午就找到趙王,說道:大王,皇帝那麼對你,臣等實在受不了了。依臣之見,乾脆反了他孃的!
趙王一聽這話,馬上咬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