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國旗護衛隊 作者:蒂帆

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徵著全國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就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旗杆和基座改建的同時,國旗班內部也在悄悄地發生著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變化。

1991年3月13日,原來只有10餘人的國旗班奉命改編為數十人的國旗護衛隊。

武警北京總隊全體官兵全力以赴地在為這件大喜事忙碌著。總隊首長指示,要從總隊範圍內數萬名官兵中挑選出政治思想過硬、身體素質優良、軍事業務精湛、個頭在米以上的優秀士兵,補充到原來的國旗班,組建成近40人的國旗護衛隊。

新的升旗儀式中方隊人數為36人。其中擎旗手1名,護旗手2名,帶隊警官1名,護衛隊員32名。

不久,國旗護衛隊就投入到高強度、高標準的嚴格訓練當中。

原國旗班最後一任班長趙新風說:“加班加點、嚴格訓練,雖然是又苦又累,可每當抬頭看到升起的國旗,我渾身上下就充滿了力量。我們期盼著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的那一天。”

無論是對國旗護衛隊隊員還是對武警北京總隊的各級領導和有關業務部門來說,那都是一段忙碌而興奮的日子。

原武警北京總隊作勤處參謀、現武警北京指揮學院勤務教研室教授湯光寧回憶說:“總隊有關業務單位各負其責,相關人員每個人都在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好屬於自己的那一塊任務。大家琢磨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怎麼樣才能讓新的升旗儀式儘快、盡好地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

湯光寧所在的作勤處,當時負責的是方隊行進中各動作的起始地點和終止地點以及時間分配。他和時任作勤處副處長的胡廣才天天跑現場,在多次實地考察和無數次聽取一線官兵意見的基礎上終於形成了一套最佳方案。

具體分管方隊動作要領的訓練處有關人員就更是沒日沒夜地泡在東朝房門口的訓練場上,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精雕細刻。

1991年4月,一份凝聚著武警北京總隊各級官兵共同智慧的題為《關於改進天安門國旗升降儀式》的報告呈送到北京市政府。經市政府批准後又轉而飛速呈送到了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案頭。*總理在百忙中,審閱了這份既飽含著武警北京總隊官兵心血又滿載著全國人民殷切熱望的報告,批准當年5月1日開始啟用新的升旗儀式。

訊息傳開,整個武警北京總隊歡欣鼓舞。

1991年4月的最後一天,與祖國相伴了近42年的老國旗旗杆光榮“退役”,時任國旗班班長的趙新風與兩位戰友一起為它完成了最後一次降旗。

退役的老旗杆和基座被放進了中國革命博物館,成為一段與國旗有關的永遠記憶。

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天安門廣場啟用新的國旗旗杆,趙新風又親手按下電鈕為它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同年十一國慶節,中央電視臺首次將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透過衛星向全國及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現場直播。國旗護衛隊隊員護衛著五星紅旗走出天安門城樓的畫面,再次成為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的片頭。

新的升旗儀式分為節日和平日兩套升旗方案,節日升旗俗稱大升旗。每逢重大節日以及每個月的1日、11日、21日為大升旗,升旗時配有60名軍樂隊隊員奏國歌。平日升旗為小升旗,播放國歌錄音。2006年6月1日起改為重大節日及每月1日為大升旗,其餘時間為小升旗。

《國旗法》規定:不得升掛破損、汙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為確保國旗的聖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每天都要更換一面。

1993年10月1日,經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武警總部批准,國旗護衛隊官兵更換新式執勤服裝。這次換裝配發了武警校官大簷帽,帽簷上鑲嵌著灰色金屬橄欖枝花紋。新式上衣外沿領口鑲嵌紅色牙線。上衣與褲子的裝飾線以及武裝帶分別加寬。統一著馬靴、馬褲。

另外,這次換裝的同時,還給國旗護衛隊帶隊警官配發了指揮戰刀。32名護衛隊隊員則統一改用特製的鍍鉻禮賓槍。

國旗衛士以全新的形象再次給國人留下深刻印象。

1 青春無悔(1)

凡是到天安門廣場看過升旗儀式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我們的國旗護衛隊隊員真是太威武、太英俊、太富有男性魅力了。繼而,腦子裡又會產生出一個個的疑問:

他們當初是靠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